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遇邵宪使道徵作》
《遇邵宪使道徵作》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使者春风白接䍦,不教霜色染缁衣。

初疑少室花间度,忽忆梁园雪里归。

北极冠裳多气色,中原词赋有光辉。

夹池脩竹依然在,回首风尘几是非。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题为《遇邵宪使道徵作》。诗中描绘了与邵宪使相遇的情景,通过春风、白接䍦、霜色、缁衣、少室花、梁园雪、北极冠裳、中原词赋、夹池脩竹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文人雅士风骨的钦佩。

首联“使者春风白接䍦,不教霜色染缁衣”以“使者”开篇,春风拂面,白接䍦(一种古代官服)映衬着春色,象征着邵宪使的清高与脱俗,同时也暗示了邵宪使的官职与身份。接着“不教霜色染缁衣”,运用夸张手法,强调邵宪使的品格如同冬日之霜,洁白无瑕,不被世俗所染,展现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颔联“初疑少室花间度,忽忆梁园雪里归”运用典故,将邵宪使比作穿越少室山花间的行者,又似回忆从梁园雪地归来的情景,既表达了对邵宪使行踪飘逸、风度翩翩的赞美,也暗含了对邵宪使才华横溢、文采飞扬的敬仰。

颈联“北极冠裳多气色,中原词赋有光辉”进一步赞扬邵宪使的风采与才华。北极冠裳,比喻邵宪使的仪表堂堂,气色非凡;中原词赋,指邵宪使的文学成就,犹如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星光,照亮了文坛。

尾联“夹池脩竹依然在,回首风尘几是非”以夹池修竹为喻,象征邵宪使的坚守与高洁,即使在纷扰的世间,也能保持自我,不受外界是非的影响。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邵宪使人格与精神的深深敬佩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邵宪使形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高尚人格的颂扬。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尘埃

尘埃倚风日,放荡乘空飞。

既眯驰者目,亦缁游子衣。

雨汁忽散漫,低徊化污泥。

憧憧要歧路,致困在轮蹄。

六合局万有,成存各从宜。

升沉俱害物,咄此其天姿。

(0)

和参寥过敝庐留宿因见寄之韵为谢

及此仲春月,颇欲谢远步。

世味久已疏,何惮鱼生釜。

青阴合广除,似失北门路。

端知鸡在埘,未愧豹隐雾。

飘萧方外游,缱绻慰迟暮。

共待青光来,软语坐良树。

呼风破炎蒸,扣齿却忘虑。

逡巡栖鸟惊,不记衣上露。

临分期屡来,此乐复谁与。

(0)

曲水亭

盘龙偃蹇吸长涧,数篆寒光来向人。

谁信云门有仙子,洒落恐是华筵宾。

落英俄逐酒船到,世间乃得渔溪春。

素纤举盏宁可却,清光聊涤胸中尘。

(0)

九锁山

行尽青峰与碧溪,何须辛苦觅天梯。

九山不锁寻真路,自是人心到后迷。

(0)

谢章子厚

故人天上有书来,责我疏愚唤不回。

两处共瞻千里月,十年不寄一枝梅。

尘泥自与云霄隔,驽马难追德骥才。

莫谓无心向门下,也曾终夕望三台。

(0)

寄荆公

青苗助役两妨农,天下嗷嗷怨相公。

惟有蝗虫偏感德,又随台旆过江东。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