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参寥过敝庐留宿因见寄之韵为谢》
《和参寥过敝庐留宿因见寄之韵为谢》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古风

及此仲春月,颇欲谢远步。

世味久已疏,何惮鱼生釜。

青阴合广除,似失北门路。

端知鸡在埘,未愧豹隐雾。

飘萧方外游,缱绻慰迟暮。

共待青光来,软语坐良树。

呼风破炎蒸,扣齿却忘虑。

逡巡栖鸟惊,不记衣上露。

临分期屡来,此乐复谁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之仪在仲春时节,远离尘嚣,与友人参寥一同访问其破旧居所,并留宿其中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惜。

首句“及此仲春月”,点明了时间背景,仲春时节,万物复苏,正是出游的好时机。诗人表达了想要远离尘世,进行一次远足的渴望。“颇欲谢远步”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感到厌倦,希望摆脱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接着,“世味久已疏,何惮鱼生釜”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他认为世间的滋味已经不再吸引他,甚至有些厌烦,因此对于回归简朴的生活方式,他并不畏惧或担忧。

“青阴合广除,似失北门路”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静与和谐,仿佛置身于一片青翠之中,连方向感都变得模糊,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放松。

“端知鸡在埘,未愧豹隐雾”通过对比鸡与豹的不同生存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而真实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认同与追求。

“飘萧方外游,缱绻慰迟暮”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中游荡,享受着晚年的时光,彼此之间的情感深厚,相互慰藉。

“共待青光来,软语坐良树”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诗人与友人期待着晨光的到来,坐在树下轻声交谈,享受着宁静与和谐。

“呼风破炎蒸,扣齿却忘虑”表现了诗人借助自然之力,驱散炎热与忧虑,心灵得到了净化与释放。

“逡巡栖鸟惊,不记衣上露”通过栖息的鸟儿被突然的声音惊扰,忘记了身上的露水,象征着诗人暂时忘却了外界的纷扰,沉浸在自然与友情的怀抱中。

最后,“临分期屡来,此乐复谁与”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能够与友人共享这份快乐的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落魄

落魄宜多病,艰危更百忧。

雨声孤馆夜,草色故园秋。

行役鱼赪尾,归期乌白头。

中州遂南北,残息付悠悠。

(0)

学东坡移居八首·其四

旧隐嵩山阳,笋蕨丰馈饷。

新斋淅江曲,山水穷放浪。

乾坤两茅舍,气压华屋上。

一从陵谷变,归顾无复望。

渔樵忆往还,风土梦间旷。

恍如悟前身,姓改心不忘。

去年住佛屋,尽室寄寻丈。

今年僦民居,卧榻碍盆盎。

静言寻祸本,正坐一出妄。

青山不能隐,俯首入羁鞅。

巢倾卵随覆,身在颜亦强。

空悲龙髯绝,永负鱼腹葬。

置锥良有馀,终身志悲怆。

(0)

老马

贫家畜老马,枯萁风雨噍。

本非百金产,安用三品料。

马固忘华厩,士亦安蓬藋。

两穷适相遭,万事付一笑。

少游御款段,作计无此妙。

可怜杜陵翁,妄想追风骠。

(0)

龙山怪松

自笑书生骨相穷,倒骑驴看两三峰。

天东稍喜无碑读,踏雪还来看怪松。

(0)

百五日独游西园

西园启钥起芳尘,满眼风光不属春。

楼阁人非空似旧,蹊山岁久却成真。

断桥没板横斜艇,古木欹垣碍去轮。

老去搜诗厌彫斲,晚风吹水白鳞鳞。

(0)

梅和尚节使挽词二首·其二

走卒知虎将,儿童说义州。

甘心轻白羽,苦战脱兜鍪。

援绝挥戈地,创馀振臂秋。

英魂知不泯,结草抗邦仇。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