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迩河朔,汉地须戎旅。
天子择英才,朝端出监抚。
流星下阊阖,宝钺专公辅。
礼物生光辉,宸章备恩诩。
有征视矛戟,制胜唯樽俎。
彼美何壮哉,桓桓擅斯举。
声华振台阁,功德标文武。
奉国知命轻,忘家以身许。
安人在勤恤,保大殚襟俯。
此外无异言,同情报明主。
匈奴迩河朔,汉地须戎旅。
天子择英才,朝端出监抚。
流星下阊阖,宝钺专公辅。
礼物生光辉,宸章备恩诩。
有征视矛戟,制胜唯樽俎。
彼美何壮哉,桓桓擅斯举。
声华振台阁,功德标文武。
奉国知命轻,忘家以身许。
安人在勤恤,保大殚襟俯。
此外无异言,同情报明主。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象和军事活动,反映出古代中国对边疆地区的重视以及对忠勇将领的赞颂。开篇“匈奴迩河朔,汉地须戎旅”两句,既点明了北方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长期的军事对峙,又表达了国家对于边防的高度重视。诗人通过“天子择英才,朝端出监抚”这两句话,赞扬君主选择人才、关心边疆的政治智慧和远见。
接下来的“流星下阊阖,宝钺专公辅”几句,形象地描绘了将领巡视边境的情景,通过对天象的描写增添了一种超自然的权威感。同时,宝钺(皇帝赐给大臣的玉印)和公辅(古代官职名)的出现,凸显了将领的尊贵地位及其职责。
“礼物生光辉,宸章备恩诩”表明了边疆军事行动背后的国家支持,以及对士兵的关怀。而“有征视矛戟,制胜唯樽俎”则展示了将领在战场上的英勇与指挥能力。
诗歌的后半部分“彼美何壮哉,桓桓擅斯举。声华振台阁,功德标文武。”对张尚书(即被送行的对象)的赞誉达到了高潮,将其比作壮丽的景象,其声望与功绩彪炳在朝廷之上。
最后,“奉国知命轻,忘家以身许。安人在勤恤,保大殚襟俯。”表达了将领对国家忠诚和牺牲精神,以及他们对民众的关心与保护。而“此外无异言,同情报明主”则是诗人呼吁统治者理解并回应这些边疆英杰们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写和深情的颂扬,展现了古代中国对英雄将领的崇敬,以及国家对于边防安全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