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豉莼羹苦忆君,花时邀扫蕉岩,未共高僧抱琴至;
文采风流长照世,庐记乞摹晋帖,已成孤本付人看。
盐豉莼羹苦忆君,花时邀扫蕉岩,未共高僧抱琴至;
文采风流长照世,庐记乞摹晋帖,已成孤本付人看。
此挽联以深情笔触,缅怀费念慈先生。上联“盐豉莼羹苦忆君”,以日常饮食起兴,表达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不舍。盐豉莼羹,虽是寻常之物,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让人想起与逝者共度的美好时光。下联“花时邀扫蕉岩,未共高僧抱琴至”,描绘了春花烂漫之时,邀请友人一同游览蕉岩,却遗憾未能与高僧共同弹琴赏景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下联“文采风流长照世”,赞美费念慈先生的才华横溢,其作品和思想将永远照亮世间,影响后人。最后“庐记乞摹晋帖,已成孤本付人看”,提到费先生珍藏的一件晋代书法作品,如今已成为孤本,留给世人欣赏。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费先生个人成就的敬仰,也暗示了其作品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价值。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对费念慈先生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同时也突出了其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卓越贡献及其作品对于后世的深远影响。
渊明乃畸人,游戏于尘寰。
南窗归徙倚,宇宙容膝间。
岂不念斗米,折腰谅匪安。
是非无今昨,飞倦会须还。
国器青云姿,逸志追孔鸾。
曲肱数椽底,尚友千载前。
规模琴书室,料理松菊缘。
心游万物表,了觉函丈宽。
念君方适越,昔至谁云然。
要知丘壑志,本出轩裳先。
琐闼丽宸居,追飞不云艰。
回车莫待远,泉石闻此言。
凛凛冰霜嚼齿牙,沈沈清夜咏檐花。
摩云气逸干星斗,落纸词妍带绮霞。
醉扫麝煤奔渴骥,困纡象管引秋蛇。
拟寻红树赓诗社,却日挥戈不许斜。
补陀大土观世音,位超灌顶佛长子。
不取正觉不涅槃,大慈悲等众生界。
以如幻智入我梦,示身为石令我取。
入手光严觉即无,无中度我观音在。
俄而梦石一信通,授我大士栴檀像。
空无定居懒惰久,礼敬供养心常疏。
云何大士与梦石,不付他人惟付我。
譬如良医视患众,各随其病授其药。
空今病处正在懒,是故二彼用同时。
慈力欲我如观音,一身普现一切处。
辩才欲我如梦石,一法圆成一切义。
懒无根蒂当处平,道有萌芽随念长。
仰观仁意乃我愿,敢不再拜而钦承。
惟愿菩萨大慈悲,受我少分之供养。
戒品为香万行花,勇猛为幢坚固座。
愿云定水功德山,慧灯智日清凉月。
所陈妙乐皆法喜,所列珍羞尽禅悦。
一一遍满虚空界,念念出我清净心。
心无所住供亦然,是则名为无尽供。
普愿我等诸佛子,见佛尽作如己想。
而无彼己同异心,乃至梦中亦如是。
虽恒观世间如梦,而能广作诸佛事。
虽常观诸法如幻,而能力转大法轮。
当知如梦如幻法,非眼境界惟智境。
东山说偈梦石纪,见者悉成无上觉。
《答普贤梦石纪梦授观音偈》【宋·释慧空】补陀大土观世音,位超灌顶佛长子。不取正觉不涅槃,大慈悲等众生界。以如幻智入我梦,示身为石令我取。入手光严觉即无,无中度我观音在。俄而梦石一信通,授我大士栴檀像。空无定居懒惰久,礼敬供养心常疏。云何大士与梦石,不付他人惟付我。譬如良医视患众,各随其病授其药。空今病处正在懒,是故二彼用同时。慈力欲我如观音,一身普现一切处。辩才欲我如梦石,一法圆成一切义。懒无根蒂当处平,道有萌芽随念长。仰观仁意乃我愿,敢不再拜而钦承。惟愿菩萨大慈悲,受我少分之供养。戒品为香万行花,勇猛为幢坚固座。愿云定水功德山,慧灯智日清凉月。所陈妙乐皆法喜,所列珍羞尽禅悦。一一遍满虚空界,念念出我清净心。心无所住供亦然,是则名为无尽供。普愿我等诸佛子,见佛尽作如己想。而无彼己同异心,乃至梦中亦如是。虽恒观世间如梦,而能广作诸佛事。虽常观诸法如幻,而能力转大法轮。当知如梦如幻法,非眼境界惟智境。东山说偈梦石纪,见者悉成无上觉。
https://shici.929r.com/shici/HkAAGtpxT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