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君挥麈演金乘,我已无心缠葛藤。
第一圆通三鼓梦,大千世界一窗灯。
罢参柏子庭前意,权作梅花树下僧。
饭饱閒行复閒坐,人间有味是无能。
从君挥麈演金乘,我已无心缠葛藤。
第一圆通三鼓梦,大千世界一窗灯。
罢参柏子庭前意,权作梅花树下僧。
饭饱閒行复閒坐,人间有味是无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赠给一位名叫勤长老的僧人的作品,以轻松戏谑的笔调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首句“从君挥麈演金乘”描绘了长老讲解佛法的情景,犹如挥动麈尾(古人辩论时用的麈尾,象征智慧)阐述深奥的佛教教义。诗人自谦“我已无心缠葛藤”,表示自己不再执着于繁琐的理论探讨,更注重内心的体验。
接下来,“第一圆通三鼓梦,大千世界一窗灯”两句,通过比喻禅定中的境界,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洞察宇宙的深远感受。在三更半夜的禅定中,诗人仿佛看到了世界的广大和光明,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大千世界。
“罢参柏子庭前意,权作梅花树下僧”一句,诗人将自己暂时放下参禅的心境,想象自己成为一棵静默的梅花树下的僧人,享受宁静与淡泊的生活。
最后,“饭饱閒行复閒坐,人间有味是无能”两句,诗人以闲适的态度描述了禅修生活中的平凡日常,认为真正的乐趣在于无为而治,享受生活的平淡与宁静。
整首诗寓禅意于日常生活之中,体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曹娥东去,荡弯环百里,越江如镜。
风好宜帆风定纤,触荻乍闻笭箵。
蠡口停沽,溪头看浣,逼袖春波冷。
苎萝天末,晚山送到眉影。
还爱娇小鱼娃,柁楼罢饭,照水斜兜鬓。
采采菱花新水调,我已年来惯听。
桨碧拖烟,舷红扣月,客梦浮能稳。
西陵树色,雁边渐渐移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