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赠勤长老》
《戏赠勤长老》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从君挥麈演金乘,我已无心缠葛藤。

第一圆通三鼓梦,大千世界一窗灯。

罢参柏子庭前意,权作梅花树下僧。

饭饱閒行复閒坐,人间有味是无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qínchánglǎo
sòng / fànchéng

cóngjūnhuīchényǎnjīnchéngxīnchánténg

yuántōngsānmèngqiānshìjièchuāngdēng

cānbǎitíngqiánquánzuòméihuāshùxiàsēng

fànbǎoxiánxíngxiánzuòrénjiānyǒuwèishìnéng

翻译
你挥舞麈尾谈论佛法深奥,我已经没有心思纠缠世俗之事。
在三更半夜的禅定中做了一场梦,仿佛大千世界都在一盏灯火之中。
不再参与庭院中的辩论,暂且扮演树下打坐的僧人。
吃饱后闲逛又闲坐,世间最有滋味的其实是无所事事。
注释
从君:你。
挥麈:挥动麈尾,指谈论佛法。
金乘:佛教术语,指深奥的佛法。
缠葛藤:比喻世俗的纠缠。
第一圆通:第一个达到圆通境界。
三鼓:三更。
梦:梦境。
大千世界:佛教用语,指宇宙万物。
罢参:停止辩论。
柏子:柏树籽,僧人常用来禅修。
庭前:庭院中。
意:心意,指辩论的意境。
权作:暂且作为。
梅花树下僧:隐喻出家修行之人。
饭饱:吃饱饭后。
閒行:闲逛。
閒坐:闲坐。
无能:无为,不做任何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赠给一位名叫勤长老的僧人的作品,以轻松戏谑的笔调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首句“从君挥麈演金乘”描绘了长老讲解佛法的情景,犹如挥动麈尾(古人辩论时用的麈尾,象征智慧)阐述深奥的佛教教义。诗人自谦“我已无心缠葛藤”,表示自己不再执着于繁琐的理论探讨,更注重内心的体验。

接下来,“第一圆通三鼓梦,大千世界一窗灯”两句,通过比喻禅定中的境界,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洞察宇宙的深远感受。在三更半夜的禅定中,诗人仿佛看到了世界的广大和光明,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大千世界。

“罢参柏子庭前意,权作梅花树下僧”一句,诗人将自己暂时放下参禅的心境,想象自己成为一棵静默的梅花树下的僧人,享受宁静与淡泊的生活。

最后,“饭饱閒行复閒坐,人间有味是无能”两句,诗人以闲适的态度描述了禅修生活中的平凡日常,认为真正的乐趣在于无为而治,享受生活的平淡与宁静。

整首诗寓禅意于日常生活之中,体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琅琊山六题·其三石屏路

石屏自倚浮云外,石路久无人迹行。

我来携酒醉其下,卧看千峰秋月明。

(0)

初冬野兴

关北关南霜露寒,瀼东瀼西山谷盘。

簟纹细细吹残水,鼋背时时出小滩。

衰发病来无复绿,寸心老去尚如丹。

逆胡未灭时多事,却为无才得少安。

(0)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0)

病中诗十五首.卖骆马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0)

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

海上风云摇皓影,空中露气湿流光。

斜临户牖通宵烛,回照阶墀到晓霜。

庾亮恃才高更逸,方闻墨翰已成章。

(0)

壶中天.乌篷船

曹娥东去,荡弯环百里,越江如镜。

风好宜帆风定纤,触荻乍闻笭箵。

蠡口停沽,溪头看浣,逼袖春波冷。

苎萝天末,晚山送到眉影。

还爱娇小鱼娃,柁楼罢饭,照水斜兜鬓。

采采菱花新水调,我已年来惯听。

桨碧拖烟,舷红扣月,客梦浮能稳。

西陵树色,雁边渐渐移近。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