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伯子还宁晋》
《送王伯子还宁晋》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古风

我昔张帆游琼海,天荒地老愁心改。

木客红唇啸益悲,鲛人泪眼珠难采。

连石日沉天地昏,妖氛瘴雾如飞尘。

此身已作仲文树,无复生意当青春。

斯时得交王大令,飘飘仙气更氤氲。

琴声不特吏难欺,还将大略息疮痍。

不种河阳满县花,笔端富丽自豪华。

赠予墨滓过一斗,身虽圭组志烟霞。

如今北归朝绛阙,留连惜别珠江月。

珠江月色清尤寒,征帆关切到征鞍。

太行秋声井陉里,昔时惯入乞人耳。

送君不怨道路长,至今能梦滹沱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王伯子分别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

首句“我昔张帆游琼海”,诗人回忆起往昔与友人一同出游的快乐时光,琼海的美景仿佛就在眼前。然而,“天荒地老愁心改”一句,转折突兀,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忧愁与变化。

接着,“木客红唇啸益悲,鲛人泪眼珠难采”两句,通过想象中的木客与鲛人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悲伤氛围。木客的悲鸣、鲛人的泪水,都难以表达出内心的痛苦。

“连石日沉天地昏,妖氛瘴雾如飞尘”描绘了一幅阴暗、压抑的画面,暗示着离别后环境的恶劣,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

“此身已作仲文树,无复生意当青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悲观态度,仿佛自己已经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只能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枯萎。

然而,诗的转折点出现在“斯时得交王大令,飘飘仙气更氤氲”。诗人遇到了王大令,这位仙风道骨的人物为他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力量,使他的心境得到了升华。

“琴声不特吏难欺,还将大略息疮痍”表明诗人与王大令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共同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琴声不仅能够抚慰人心,还能帮助社会恢复和谐。

“不种河阳满县花,笔端富丽自豪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没有物质上的奢华,但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美好足以令人感到满足与自豪。

“赠予墨滓过一斗,身虽圭组志烟霞”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物质上可能有所牺牲,但精神上的交流与理解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最后,“如今北归朝绛阙,留连惜别珠江月。珠江月色清尤寒,征帆关切到征鞍”描绘了诗人与王伯子分别时的情景,珠江的月色虽然寒冷,但心中却充满了对友人的牵挂与不舍。

“太行秋声井陉里,昔时惯入乞人耳。送君不怨道路长,至今能梦滹沱水。”诗人回忆起与王伯子共度的时光,即使路途遥远,也无怨无悔。直到现在,诗人仍能梦见滹沱水,表达了对这段友谊的深深怀念与珍惜。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同时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离别的哀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同曹晰庭过蔡桐川适园

泛泛渔舟去,桃源路未赊。

一双鸥立石,几点水流花。

麟脯何须擘,龙团信足夸。

漫论沧海事,小憩蔡经家。

(0)

雨中游云林诸名胜

昧旦寻灵鹫,山云郁不开。

一蓑冲密雨,万壑响奔雷。

人影穿林出,江声入寺来。

祇因纡磴滑,迟我陟香台。

(0)

读沈道初炼师诗稿

醉后帘垂人寂静,梦馀香袅意萧骚。

新诗莫与他人读,只恐西泠纸价高。

(0)

喜友自南来

知君不失望,目断越南舟。

急见如新友,欢然道旧愁。

溪云增秀霭,坞竹倍清幽。

莫动思归楫,江头惊白鸥。

(0)

晓起

无语坐钩帘,清气轩眉宇。

花雾绿濛濛,宵来有微雨。

(0)

画梅

素缣香染黑痕新,倩影疏枝倍有神。

懒向东星问消息,毫端绘出陇头春。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