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壶中天.乌篷船》
《壶中天.乌篷船》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曹娥东去,荡弯环百里,越江如镜。

风好宜帆风定纤,触荻乍闻笭箵。

蠡口停沽,溪头看浣,逼袖春波冷。

苎萝天末,晚山送到眉影。

还爱娇小鱼娃,柁楼罢饭,照水斜兜鬓。

采采菱花新水调,我已年来惯听。

桨碧拖烟,舷红扣月,客梦浮能稳。

西陵树色,雁边渐渐移近。

(0)
鉴赏

这首《壶中天·乌篷船》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诗意与生活气息。

开篇“曹娥东去,荡弯环百里,越江如镜”,以曹娥江起笔,勾勒出一幅江面宽阔、水面如镜的壮丽景象,展现出江南水乡的广阔与宁静。接着“风好宜帆风定纤,触荻乍闻笭箵”两句,细腻地描绘了风平浪静、船只缓缓前行的场景,以及岸边芦苇随风轻摆、发出细微声响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

“蠡口停沽,溪头看浣,逼袖春波冷”则进一步展现了水乡的生活场景,人们在河边停歇饮酒,妇女在溪边洗衣,水波轻轻拂过衣袖,带来一丝凉意,生活气息浓厚。接下来“苎萝天末,晚山送到眉影”两句,将视线转向远处,描绘了天边的山峦与人的眉宇相映成趣的画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深远感。

“还爱娇小鱼娃,柁楼罢饭,照水斜兜鬓”则聚焦于儿童的活动,通过“鱼娃”、“柁楼”等细节,展现了一种童真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充满了生活的乐趣。最后,“采采菱花新水调,我已年来惯听”两句,以采菱花的场景引出水调歌的旋律,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喜爱之情。

“桨碧拖烟,舷红扣月,客梦浮能稳”描绘了船只在碧绿的烟雾中航行,红色的船舷映着月光,仿佛连客人的梦境也变得平稳而安详。最后,“西陵树色,雁边渐渐移近”以西陵的树色和南飞的大雁作为收尾,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有日常生活的人情味,是一幅生动的水乡生活画卷。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题巴东寺

寺在啼猿外,门开古涧涯。

山深微有径,树老半无枝。

望远云长暝,谈空日渐移。

恐朝金马去,还失白莲期。

(0)

听雨轩

此地偏于静夜宜,炉香相对一编诗。

几回闻得敲窗响,不是开门落叶时。

(0)

题金碧山水卷四首·其二

江南北苑出奇才,千里溪山笔底回。

不管六朝兴废事,一樽且向画图开。

(0)

无题二首·其一

蜗角封疆几废兴,壶中日月尽分明。

世间多少不平事,只有心平处处平。

(0)

雪中简林子长

玉沙飞堕何衮衮,一夜青山损颜色。

此山底事厌青姿,故学何郎轻傅粉。

晓来窗户何人开,僵卧欲起惊皑皑。

微风淅沥捲还起,片片直上双毛来。

扁舟剩欲敲邻屋,料得羔羊酒初熟。

琼瑶欲尽不可留,梁园歌吹须君侯。

(0)

理发

拣发亭移昼,临风手独搔。

愁添丝几缕,老怯鬓双毛。

自叹头颅薄,空怀胆气豪。

年华莫相逼,疏栉已如缫。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