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大房山作歌》
《望大房山作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太行连延西南来,千支万派纷纡回。

房山於此独称峻,拔地秀拥金堂开。

卢水带左拒马右,伏流不敢争溪走。

我从长途直北望,茏葱佳气干牛斗。

梵宫琳宇栖嵚嵜,辟邪瓦埋行殿基。

春风万树花张锦,忆昔金源全盛时。

半壁江山迹始发,海陵迁建实唐突。

至今修葺剩二陵,其馀荒草寻飘忽。

行将酹酒临寝园,昭德怀古予心存。

圣人穹碑揭日月,拱读义尽休重论。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望大房山作歌》。诗中描绘了大房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的深深感慨。

首句“太行连延西南来,千支万派纷纡回”,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太行山脉的蜿蜒曲折,为大房山的雄伟背景铺垫。接着“房山於此独称峻,拔地秀拥金堂开”两句,点明了大房山的独特地位和壮观景象,仿佛一座拔地而起的金堂,展现出其非凡的气势。

“卢水带左拒马右,伏流不敢争溪走”描述了大房山周围的水流形态,形象地表现了山川之险峻与水流之柔顺,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我从长途直北望,茏葱佳气干牛斗”,一句表达了对大房山佳气的赞叹,同时借“干牛斗”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山势的高耸入云。

接下来,“梵宫琳宇栖嵚嵜,辟邪瓦埋行殿基”描绘了大房山上的寺庙建筑,以及历史遗迹的沧桑变迁,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诗人通过“春风万树花张锦”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大房山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忆昔金源全盛时”相呼应,勾勒出历史的辉煌与变迁。

“半壁江山迹始发,海陵迁建实唐突”两句,揭示了大房山与历史事件的关联,尤其是与金源时期的兴衰更替。最后,“至今修葺剩二陵,其馀荒草寻飘忽”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现状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辉煌的怀念。

全诗在结尾处“行将酹酒临寝园,昭德怀古予心存”中,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缅怀之情,通过祭奠的方式寄托对先人的敬意和对历史的思考。“圣人穹碑揭日月,拱读义尽休重论”则以哲理性的语言,总结了历史的深远意义,提醒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大房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还蕴含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和孔毅夫省宿

拙学如拙商,欲益翻折阅。

壮心消已尽,况复形羸苶。

君年虽不少,面目犹冰雪。

汉署夜如何,青灯兼白月。

(0)

句·其十七

婆娑两佳木,生长在岩石。

移植君子堂,初因醉翁识。

(0)

句·其五

夜雨暗添西涧水,春风开遍北楼花。

(0)

次兄子宣先生作高阳众乐园成被命金陵易镇韵

文物河间信可嘉,风流江左亦堪誇。

水南水北千竿竹,山后山前二月花。

久愧迂儒怀郡绂,聊须隽老驻军牙。

两州耆旧无多怪,鲁卫从来是一家。

(0)

闻仙都李道士下世·其一

布褐毛冠七十秋,为谁浮汎为谁休。

但曾计日防三鬼,不惯携琴谒五侯。

诗卷在前聊养目,酒尊从此罢销忧。

七星杉下朝曦阁,香火应教弟子修。

(0)

酬西阁书事

西山阁上綵衣人,过得三冬似九春。

长恨作诗无客和,更缘中酒被妻嗔。

有官未入功名境,多暇仍思寂寞滨。

文雅一时传万世,却应能此是荣亲。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