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连延西南来,千支万派纷纡回。
房山於此独称峻,拔地秀拥金堂开。
卢水带左拒马右,伏流不敢争溪走。
我从长途直北望,茏葱佳气干牛斗。
梵宫琳宇栖嵚嵜,辟邪瓦埋行殿基。
春风万树花张锦,忆昔金源全盛时。
半壁江山迹始发,海陵迁建实唐突。
至今修葺剩二陵,其馀荒草寻飘忽。
行将酹酒临寝园,昭德怀古予心存。
圣人穹碑揭日月,拱读义尽休重论。
太行连延西南来,千支万派纷纡回。
房山於此独称峻,拔地秀拥金堂开。
卢水带左拒马右,伏流不敢争溪走。
我从长途直北望,茏葱佳气干牛斗。
梵宫琳宇栖嵚嵜,辟邪瓦埋行殿基。
春风万树花张锦,忆昔金源全盛时。
半壁江山迹始发,海陵迁建实唐突。
至今修葺剩二陵,其馀荒草寻飘忽。
行将酹酒临寝园,昭德怀古予心存。
圣人穹碑揭日月,拱读义尽休重论。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望大房山作歌》。诗中描绘了大房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的深深感慨。
首句“太行连延西南来,千支万派纷纡回”,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太行山脉的蜿蜒曲折,为大房山的雄伟背景铺垫。接着“房山於此独称峻,拔地秀拥金堂开”两句,点明了大房山的独特地位和壮观景象,仿佛一座拔地而起的金堂,展现出其非凡的气势。
“卢水带左拒马右,伏流不敢争溪走”描述了大房山周围的水流形态,形象地表现了山川之险峻与水流之柔顺,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我从长途直北望,茏葱佳气干牛斗”,一句表达了对大房山佳气的赞叹,同时借“干牛斗”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山势的高耸入云。
接下来,“梵宫琳宇栖嵚嵜,辟邪瓦埋行殿基”描绘了大房山上的寺庙建筑,以及历史遗迹的沧桑变迁,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诗人通过“春风万树花张锦”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大房山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忆昔金源全盛时”相呼应,勾勒出历史的辉煌与变迁。
“半壁江山迹始发,海陵迁建实唐突”两句,揭示了大房山与历史事件的关联,尤其是与金源时期的兴衰更替。最后,“至今修葺剩二陵,其馀荒草寻飘忽”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现状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辉煌的怀念。
全诗在结尾处“行将酹酒临寝园,昭德怀古予心存”中,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缅怀之情,通过祭奠的方式寄托对先人的敬意和对历史的思考。“圣人穹碑揭日月,拱读义尽休重论”则以哲理性的语言,总结了历史的深远意义,提醒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大房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还蕴含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