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春未足,试望秦城曲。
青草状寒芜,黄花似秋菊。
壮将欢共去,老与悲相逐。
独作游社人,暮过威辇宿。
东风春未足,试望秦城曲。
青草状寒芜,黄花似秋菊。
壮将欢共去,老与悲相逐。
独作游社人,暮过威辇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春的景象,诗人在这个季节对自然环境进行了观察和感受。东风是春天的象征,但这里说“东风春未足”,说明春天还没完全到来,气候依旧带有寒意。秦城曲,或许是一个特定的地点,这里被用作诗人试图一窥的目标。
“青草状寒芜,黄花似秋菊”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植物状态。青草虽然萌发,但依然显得有些枯萎,没有完全恢复到生机勃勃的样子;而黄色的花朵则让人联想到了秋天的菊花。这两句传达了一种自然界还未完全苏醒的感觉。
“壮将欢共去,老与悲相逐”则从人物活动中切入。年轻有为的将士们兴高采烈地一起出发,而年迈体弱的人们却带着悲伤一同追随。这两句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层面,也许暗示了人生不同阶段的情感和遭遇。
“独作游社人,暮过威辇宿”最后两句则描写诗人的孤独与旅途。诗人是一个在社稷(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场所)周围游走的人,而当夜幕降临时,他不得不在威严的车马旁边寻找住处。这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也透露出一种对权力与社会现实的无奈感。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和人物活动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观察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