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淫萧艾掩嘉蔬,况敢堆盘荐腹腴。
借问素餐颜有忸,河边宁作鲍生枯。
雨淫萧艾掩嘉蔬,况敢堆盘荐腹腴。
借问素餐颜有忸,河边宁作鲍生枯。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萧瑟的景象,连艾蒿都显得湿润而凋零,原本鲜美的蔬菜也被遮盖。诗人感慨,面对这样的凄清,哪里还敢享用丰盛的食物。他进一步思考,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没有美食,自己也能保持君子之态,不因匮乏而失态。他以鲍生自比,宁愿像河边的枯木一样坚韧,也不愿在困厄中失去尊严。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朴素态度和高尚情操的坚守。
古人作吏重爱民,今人作吏先患贫。
爱民患贫不两立,聚敛何如有盗臣。
官取诸民民取士,此中应识民艰苦。
半丝半粒悉脂膏,视此岂容为过取。
我闻国计关民生,民能一心成坚城!
矧是太平亲民吏,曷不慎守贻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