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两佳木,生长在岩石。
移植君子堂,初因醉翁识。
婆娑两佳木,生长在岩石。
移植君子堂,初因醉翁识。
这首诗描绘了两株佳木从山岩间移植至君子之堂的过程,充满了寓意与情感。首先,“婆娑两佳木,生长在岩石。”这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树木在岩石间生长的姿态,婆娑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树木随风摇曳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树木生命力的顽强和坚韧。接着,“移植君子堂,初因醉翁识。”这两句则讲述了这两株佳木被移植到君子之堂的故事,最初是因为“醉翁”的赏识而得此命运。这里,“君子堂”象征着高雅、尊贵的环境,而“醉翁”则可能代表了一位欣赏自然美、具有高尚情操的人物,通过他的识见,这两株佳木得以从山野之地进入更为广阔、高雅的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生物之美,更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互欣赏的哲理思考。通过树木的生长与迁移,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发现、被珍视的喜悦,以及对那些能够欣赏并传播这种美的“君子”的敬仰。
雪罢梅残烟柳浮,上元灯火春风柔。
红莲万枝开岳县,比似河阳花定羞。
官松有明不敢斫,乌桕作烛供清愁。
君能分光到蜗舍,为遣华星三百毬。
可但文翁会写真,典型今见一枝新。
含风带雨萧然意,共看林宗垫角巾。
夫君自是雪霜姿,落笔风生更不疑。
留向岩前弄明月,桂枝相伴影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