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作》
《舟中作》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不迁比景戍交河,三径归来得已多。

应俗愈疏身老大,读书渐废意蹉跎。

闲从孙叟苏门啸,醉和荆卿易水歌。

歌罢却挥孤棹去,石阑干下买渔蓑。

(0)
注释
不迁:不再迁移。
比景:驻守。
戍:防守。
交河:古代地名,今新疆吐鲁番附近。
三径:隐居者的家园,这里指归乡之路。
已多:已经很多次。
应俗:顺应世俗。
愈疏:越来越疏远。
身老大:年岁增长。
读书渐废:读书的兴趣逐渐减退。
意蹉跎:时光流逝,无所作为。
孙叟:孙子辈的人。
苏门:苏门山,传说中的隐士之地。
啸:啸歌,吟唱。
荆卿:荆轲,战国时期刺客。
易水歌:《易水歌》,荆轲刺秦王前在易水边所唱的悲壮之歌。
孤棹:独自划船。
石阑干:石制的栏杆。
渔蓑:渔夫的蓑衣。
翻译
不再迁移驻守在交河,归乡小路已经走过很多次。
顺应世俗越来越疏远,随着年岁增长心志也越发淡泊,读书的兴致逐渐消磨,时光流逝无所作为。
闲暇时跟随孙子们在苏门山啸歌,喝醉了就模仿荆轲在易水上高歌。
歌唱完毕,独自划船离去,石栏杆下购买渔夫的蓑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舟中作》,描绘了诗人舟行途中的心境。首句“不迁比景戍交河”,表达了诗人对长期戍守边疆生活的感慨,暗示了其对动荡生活的厌倦。次句“三径归来得已多”,流露出诗人归隐后的满足与感慨,表明他经历了不少世事变迁。

“应俗愈疏身老大”写出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世俗事务的疏离,反映出他对人情世故的淡泊。接下来,“读书渐废意蹉跎”则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无奈与失落,读书的兴致不再,内心充满蹉跎之感。

“闲从孙叟苏门啸,醉和荆卿易水歌”两句,通过模仿古人孙叔敖和荆轲的行为,展现了诗人闲适而略带豪放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英雄气概的向往。最后,“歌罢却挥孤棹去,石阑干下买渔蓑”描绘了诗人唱完歌后,决定独自划船离去,甚至考虑过归隐江湖,购置渔具的生活选择,体现了他的超脱与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舟中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淡然,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水龙吟·其三观竞渡

碧潭新涨浮花,柳阴稠绿波痕腻。

一声雷鼓,半空雪浪,双龙惊起。

气压鲸鲵,怒掀鳞鬣,擘开烟水。

算战争蛮触,雌雄汉楚,总皆一场如此。

点额许教借一,得头筹、欢呼震地。

翻嗤浮世,要津搀进,奔波逐利。

斗了还休,倩渠衔寄,三闾角黍。

会风云、快出为霖,可但颔明珠睡。

(0)

峡山诗

山通一水径皇都,多少英豪出此途。

传我飞来元羽翼,好风吹送过天衢。

(0)

送熊飞将军赴文丞相麾下

龙泉出匣鬼神惊,猎猎霜风送客程。

白发垂堂千里别,丹心报国一身轻。

划开云路冲牛斗,挽落天河洗甲兵。

马革裹尸真壮士,阳关莫作断肠声。

(0)

题云溪寺

杖屦前溪踏晓霜,僧茶那定搅饥肠。

不如乘此清风去,觅取留侯辟谷方。

(0)

暑中即事

挂壁清羸金粟像,映窗性相净名经。

门前野水流绕舍,雨后绿槐阴满庭。

凉簟醒心须稍健,好风吹鬓欲重青。

此间真境谁宜到,更有珍茶一种灵。

(0)

次韵钱穆父内翰题刘掾诗集

朱弦曾闻三叹曲,青松自长千岁枝。

意来是有我辈语,佳处只应能者知。

旧心洗尽万斛水,新愁谁争半额眉。

清兴飘飘仙奕奕,欲游天外戏云螭。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