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瞻留别三首·其三》
《次韵子瞻留别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东西南北无住身,羯末封胡四男子。

彫锼不遣治章句,烂熳先令饱文字。

疏慵嗟我厉之人,生子夜中惟恐似。

传家粗足不愿馀,同驾柴车还我里。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次韵子瞻留别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对子女教育的深思熟虑与期望,以及对朴实生活的向往。

“东西南北无住身,羯末封胡四男子。” 开篇以“无住身”表达对子女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暗示他们将经历四方漂泊的生活。接着“羯末封胡四男子”,点明子女为不同民族的后代,寓意着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雕锼不遣治章句,烂熳先令饱文字。” 这两句强调了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但并非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而是要让他们在广泛阅读中自由探索,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

“疏慵嗟我厉之人,生子夜中惟恐似。” 诗人自责自己性格上的疏懒与怠惰,担心这些品质会遗传给下一代,表达了对子女成长环境和自身行为的深刻反思。

“传家粗足不愿馀,同驾柴车还我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子女能够满足于简单朴实的生活,与自己一同回归乡村,过上与世无争、恬淡自足的日子。这体现了他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子女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子女教育及生活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即事

路转攲桥曲,阴阴石磴低。

紫藤藟碧树,红叶绣清溪。

草露明侵径,秋香暗刺衣。

前滩水声好,欲趁钓鱼矶。

(0)

第四桥二首·其二

自折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0)

挽赵秋晓·其一

蟾宫年少梦成非,桥梓空分桂一枝。

酒圣诗狂唐太白,笔精墨妙晋羲之。

商山早隔人间世,男子不成天下奇。

闻道宝安埋玉树,一航秋雨寄相思。

(0)

寒草

寒草才变枯,陈根已含绿。

始知天地仁,谁道风霜酷。

(0)

依韵答宋中道

朝回思见子,疲马不及换。

入门呼僮仆,鸡犬屡鸣嚾。

中厨尚青烟,知未毕晨爨。

曾不留我餐,忍馁固已惯。

一接道德言,尘坌洗廛闬。

复出新录书,令人再三叹。

史汉抉精深,文字光粲粲。

虽然饥肠鸣,耽读忽忘肝。

乃惭素所学,掇拾得浅懦。

穷年诵读人,呷呷类鹅鹳。

较量功实倍,要捷未能半。

粗行与细注,健笔凌东观。

天马万里行,筋骨在蹄腕。

不知始何时,方册已盈案。

譬如涉大海,只见波漫漫。

嗟哉勤且敏,固合处文翰。

九阍未迹历,重云若蔽捍。

蓬瀛咫尺间,将度石桥断。

昔为蛟龙腾,今为野鼠窜。

我亦失其宜,朝出不暇盥。

碌碌仓廪为,区区升斗算。

褊衷诚未堪,欲说虑辞曼。

强希高远踪,终作俗嵬唤。

家匮儿女大,裙襦不遮骭。

既穷懒往还,荣悴异菼薍。

老松唯霜知,古布直火浣。

当期心所照,非效目所玩。

蒙评芜累音,亦发颜背汗。

铅刀况易缺,徒假以金釬。

他人焉可欺,适足见谩谰。

来章特美好,愿镂青玉段。

(0)

访报本简长老

比泛苕溪来,初逢卞山雨。

雨收精舍出,喜与高僧语。

门临水若鉴,万象皆可睹。

清净欲谁邻,野莲无处所。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