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报本简长老》
《访报本简长老》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比泛苕溪来,初逢卞山雨。

雨收精舍出,喜与高僧语。

门临水若鉴,万象皆可睹。

清净欲谁邻,野莲无处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访fǎngbàoběnjiǎnchánglǎo
sòng / méiyáochén

fàntiáoláichūféngbiànshān

shōujīngshèchūgāosēng

ménlínshuǐruòjiānwànxiàngjiē

qīngjìngshuílínliánchùsuǒ

翻译
比起泛舟苕溪,初次遇见卞山的雨。
雨停后,我走出清净的僧舍,欢喜地与高僧交谈。
僧舍门口临近水面如镜,万物尽收眼底。
如此清静之地,想和谁做邻居呢?野外的莲花都找不到踪迹。
注释
比:比较。
泛:泛舟。
苕溪:浙江的一条河流。
初逢:初次遇到。
卞山:可能指代一座山。
雨:雨水。
雨收:雨停。
精舍:僧人居住的清净地方。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语:交谈。
门临:门边靠近。
水若鉴:形容水面平静如镜。
万象:一切景象。
清净:清静无杂。
欲谁邻:想找什么样的邻居。
野莲:野生的莲花。
无处所:找不到踪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访报本简长老》,描绘了诗人访问报本简长老时的情景。首句“比泛苕溪来”,表达了诗人之前可能在苕溪泛舟,此次来访则有所不同。接着,“初逢卞山雨”暗示了雨后的清新氛围,为遇见长老增添了诗意。

“雨收精舍出,喜与高僧语”描绘了雨后报本简长老从禅寺中走出,诗人得以交谈的喜悦。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与智者交流的期待。“门临水若鉴,万象皆可睹”运用比喻,形容寺庙环境清幽,如镜面般映照万物,反映出诗人对禅境的赞赏。

最后两句“清净欲谁邻,野莲无处所”表达了诗人对于如此宁静环境的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禅意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敬仰和对心灵净化的向往。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赠陈全人

先生古之天民欤,藏则可卷行则舒。

不欲斯民终缺陷,遂先置身在唐虞。

苍生日望安石出,吾道伊赖虞卿书。

丰草长林何足数,雨霖天下皆耕锄。

(0)

和南海黎美周黄牡丹诗四首·其一

独倚东风笑艳阳,分来龙衮作宫妆。

新姿澹映阿娇屋,晓佩轻摇少妇香。

露润金盘珠汗冷,梦回珀枕翠鬟光。

相怜更在朱颜外,莫向荷花唤六郎。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四十七

竹边蟹眼侍儿煎,谷雨新茶又一年。

料得游人茶量减,独持酒上卖花船。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二十七

匀笺摇墨自风流,学向秋窗注四愁。

教得良人成荡子,桂林湘水孰相留。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十三

归期无准卜钱多,自读浑天应世歌。

转恐郎心同易卦,单单拆拆变如何。

(0)

挽屈妻王华姜

怜君匣中镜如月,锦衾夜抱忽焉觖。

怜君膝上七弦琴,正当弹处弦凝绝。

玉女之峰山可崩,鸳鸯之湖水可竭。

怜君此情黯自知,怜君此恨莽难歇。

幽房风雨泣青灯,是耶非耶半明灭。

吁嗟夫人生榆西,万里从君为君妻。

君家高堂母老矣,君家旧隐在清溪。

远辞华屋侍君母,夫人明淑真可师。

闻道缔昏在西岳,夜台今傍罗浮归。

罗浮西岳仙灵府,生死名山无所苦。

独有弱息在怀中,自今展转依谁乳。

寒时谁为衣,饥时谁代哺。

愿君以一身为子兼为母,上奉高堂姑,下抚怀中女。

天荒地老结他生,生生世世还依汝。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