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其一》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射策志何远,阖棺人共疑。

奠觞朋友去,泣血母兄悲。

雾气窗间尽,车声户外知。

玉楼成作记,此语可能欺。

(0)
注释
射策:科举考试。
志:志向。
阖棺:死亡。
疑:疑惑。
奠觞:设酒祭奠。
泣血:悲痛到眼中流出鲜血。
母兄:母亲和兄弟。
雾气:室内雾气。
车声:外面的车马声。
户外:室外。
玉楼:华丽的楼阁。
成作记:建成后作为纪念。
欺:欺骗。
翻译
科举之路遥不可及,死后人们的疑惑仍未消散。
为朋友设酒饯行,亲人含泪悲伤。
室内雾气散尽,窗外车马声清晰可闻。
即使建造华丽的玉楼,这些话语也可能被质疑真实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友人鲁玉太博所写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生者无尽的思念。首句"射策志何远",暗示鲁玉太博生前有着远大的抱负和追求;"阖棺人共疑",则透露出人们对他的离世感到震惊和惋惜,连死后都无法完全接受。

"奠觞朋友去",描绘了朋友们为他设祭,举杯哀思的场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泣血母兄悲",则展现了家人尤其是母亲和兄长的悲痛之情,亲情之深沉可见一斑。"雾气窗间尽,车声户外知",通过窗外的雾气和门外的车声,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寂静的氛围,寓言了鲁玉太博的离世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变化。

最后两句"玉楼成作记,此语可能欺",暗含对鲁玉太博身后事的感慨,即使建造华丽的纪念物也无法掩盖他对世人的影响,人们会记住他的事迹,这是否会被时间冲淡,诗人以疑问表达对逝者永恒记忆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鲁玉太博生前志向、人际关系以及身后哀荣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八月十日万寿圣节感述

长安玉币庆尧天,中夜嵩呼万国传。

綵仗几回陪暂入,青山今日思空悬。

腐樗自分终投谷,桃实曾闻数汉年。

却恐班行同辈在,周南犹为史谈怜。

(0)

皇厓坛晚

丹阁俯晴空,琼花散晚风。

龟畴看禹画,鳌极见皇功。

槛外双虹转,云中二鸟通。

只须乘下舄,从此度珠宫。

(0)

送曾文洲赴建宁祭酒

八闽称望郡,祭酒职尤清。

不对鞭笞事,惟闻弦诵声。

诸生传命令,六藉校章程。

问政谁频过,时牵旧令情。

(0)

中秋忆亡弟

耿耿夜无寐,见月倍凄其。

节迅人逾远,天高气自悲。

影怜连理树,身愧在原诗。

不遇长生药,空梁安可期。

(0)

谒濂溪先生祠墓·其二

外物等铢尘,方知贵在身。

一抔谁不共,四海此常亲。

地似依防墓,乡犹近楚邻。

筑场来已晚,愿作扫除人。

(0)

王生新举乡试便赴礼部

少年荣荐达,挟策向明君。

揖逊公卿重,声名郡国闻。

谋身先择术,悯世在繁文。

纵有高车贵,相如未可群。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