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经闻汉帝,尝此讲秦馀。
一日承丹诏,同时见子虚。
来游琼阁外,閒傍药栏初。
柳絮轻黏履,薇条涩惹裾。
解归巢上燕,思寄袖中书。
此鸟如矜慎,飞飞与客疏。
授经闻汉帝,尝此讲秦馀。
一日承丹诏,同时见子虚。
来游琼阁外,閒傍药栏初。
柳絮轻黏履,薇条涩惹裾。
解归巢上燕,思寄袖中书。
此鸟如矜慎,飞飞与客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描绘了他在延羲阁后药栏游玩的情景。首联“授经闻汉帝,尝此讲秦馀”暗示了此处曾有过古代圣贤讲学的历史,诗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文化的沉淀。颔联“一日承丹诏,同时见子虚”表达了诗人受到皇帝召见的荣幸,如同与历史人物子虚同在。
接下来的诗句“来游琼阁外,閒傍药栏初”描绘了诗人漫步在华丽的阁楼和药栏之间的闲适,柳絮轻飘,薇条微涩,为画面增添了生动的自然元素。诗人以“柳絮轻黏履,薇条涩惹裾”形象地写出环境的清新与静谧。
尾联“解归巢上燕,思寄袖中书”借燕子归巢寄托自己的思绪,想象着将心中的感悟写成书信,表达出诗人深沉的思考和对知识传承的珍视。最后,“此鸟如矜慎,飞飞与客疏”以燕子的飞翔比喻自己谨慎的态度,寓言般地表明诗人虽与友人同游,但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体现了他的矜持和独立人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历延羲阁后的所见所感,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个人的情感流露,富有哲理和艺术感染力。
天阁汉郎居,新荣刻兔符。
趋曹兰在握,到境弩先驱。
地望遥分楚,州封半入吴。
仙科存俊望,归路约蓬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