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松叶支棚纳凉·其三》
《以松叶支棚纳凉·其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一木猿应喜,三秋暑未徂。

片时收逝魄,终岁倦艰虞。

月到阴还碎,云过气更殊。

石能供卧枕,天地足蘧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中,诗人以松叶搭建凉棚纳凉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和谐之美。

首联“一木猿应喜,三秋暑未徂”,开篇即以一只欢快的猴子在夏日的树荫下嬉戏,暗示了诗人对清凉避暑的渴望,同时也巧妙地将时间概念引入,通过“三秋”(秋季的第三个阶段)来强调暑热未消,为后文的纳凉场景铺垫。

颔联“片时收逝魄,终岁倦艰虞”,诗人通过“收逝魄”这一形象化的表达,生动地描绘了短暂的凉爽瞬间如何抚慰心灵,缓解了一年的辛劳与疲惫。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生活艰辛的深刻体悟。

颈联“月到阴还碎,云过气更殊”,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月亮的光影在树荫间破碎,云朵飘过带来不同的气息,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感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界的多变。

尾联“石能供卧枕,天地足蘧庐”,诗人以石头作为卧枕,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这里的“蘧庐”原指草屋,此处借指简陋的居所,诗人以此自喻,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内心宁静和平和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和陈生投赠二首·其一

乍可破琴栖剡曲,谁能抱瑟立齐门。

昔赓太液池新咏,今叹灵光殿独存。

摩诘不烦人问疾,巫咸难为帝招魂。

老农无复供春帖,题遍南村与北村。

(0)

和竹溪披字韵二首·其二

人夸晚节犹鲜健,谁信朝华已谢披。

空有朵云盈箧笥,竟无片雪上钳椎。

槁枯毋怪芳菲歇,退惰常因血气衰。

自叹龙钟真髦矣,不如茗艼一中之。

(0)

和叶尚书解印二首·其一

郡人不识疾呼声,甘雨和风遍一城。

岁久偏多遗爱事,天高未察借留情。

舟行精舍渔歌晚,家近华亭鹤唳清。

莫比归云并倦翼,先生此念素来轻。

(0)

和方孚若瀑上种梅五首·其三

瀑映梅华何所似,蚌胎蟾彩浴寒江。

梦回东阁频牵兴,吟到西湖始树降。

雪屋恋香开纸帐,月窗怜影掩书釭。

若将汉晋间人比,不是渊明即老庞。

(0)

陈虚一

几载皖山耕,忽提孤剑行。

战场中有骨,尺籍上无名。

马自寻归路,身空试贼营。

却疑兵解去,曾说鍊丹成。

(0)

访辟支岩绝顶二僧值雨

闻有比丘隐绝巅,多年无迹下山前。

僧称功行几如佛,樵说神通复近仙。

食少仅炊盈握米,身寒不挂半铢绵。

重岩风雨妨游陟,回眺苍烟一惘然。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