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邃卿张学士暑夕》
《和邃卿张学士暑夕》全文
宋 / 余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危坐空斋暝色低,三金才伏火将西。

烟蒙细草流萤度,月上疏林倦鹊栖。

荃葛野裳交羽扇,桔槔邻圃响蔬畦。

中宵爽气夺炎热,却笑班姬谩惨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uìqīngzhāngxuéshìshǔ
sòng / jìng

wēizuòkōngzhāimíngsānjīncáihuǒjiāng西

yānméngcǎoliúyíngyuèshàngshūlínjuànquè

quánshangjiāoshàngāolínxiǎngshū

zhōngxiāoshuǎngduóyánquèxiàobānmàncǎn

翻译
独自坐在昏暗的书斋中,天色渐晚,夕阳即将西沉。
烟雾笼罩着细草,流萤飞过,月光洒在稀疏的树林里,疲倦的喜鹊找地方栖息。
穿着野草编织的衣物,手持羽扇,邻园的桔槔汲水声响起,菜田间传来灌溉的声音。
深夜的凉爽驱散了白天的炎热,我却笑班姬的悲苦是徒然的悲伤。
注释
危坐:端坐。
空斋:空闲的书斋。
暝色:黄昏的天色。
三金:指太阳落山时的余晖。
伏:落下。
烟蒙:烟雾弥漫。
流萤:萤火虫。
疏林:稀疏的树林。
栖:栖息。
荃葛:野生的葛藤。
野裳:野草编成的衣服。
交羽扇:交错羽毛的扇子。
桔槔:古代汲水工具。
蔬畦:菜园。
中宵:半夜。
爽气:清新的空气。
夺炎热:驱散炎热。
班姬:班昭,东汉女作家,以才情著称。
谩惨悽:徒然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宁静景象。诗人坐在空旷的书房里,外面天色渐低,夕阳西沉的时刻已近。"三金才伏火将西"用来比喻太阳下山,火星(指太阳)即将在西边山脉中落下。接着,诗人描写自然景物:"烟蒙细草流萤度"表达了夏夜里微风轻拂,草丛间萤火虫飞舞的情景;"月上疏林倦鹊栖"则是说月亮升起时,稀疏的树林中,鸟儿都已经疲惫地栖息。

诗人接着转向个人物品和生活环境:"荃葛野裳交羽扇"描绘了夏日使用的草制或竹制扇子,而"桔槔邻圃响蔬畦"则是说邻近的菜园里,可能有种植着桔槔等果木的声音和蔬菜的香气。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凉爽空气的享受,以及对那些在炎热中苦恼者的同情与嘲讽:"中宵爽气夺炎热"是说午夜的清凉空气取代了白日的酷热;"却笑班姬谩惨悽"则表达诗人对那些在炎热中苦恼,甚至还要出门应酬的人(以“班姬”为代表)的无奈与嘲讽。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不失凉爽的夏日傍晚场景,以及诗人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看法。

作者介绍
余靖

余靖
朝代:宋   字:安道   籍贯:韶州曲江   生辰:1000—1064

(1000—1064)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猜你喜欢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其二

门户传清白,阶庭侍紫青。

百年歌燕喜,五福用康宁。

诀箓尝观妙,旒旌谩勒铭。

神游定超绝,何必讯泉扃。

(0)

谢江东漕杨廷秀秘监送江东集并索近诗二首·其二

秃翁衰雪涕垂颐,仿佛三生懒散师。

浃髓沦肤都是病,倾囷倒廪更无诗。

笑看笔格网丝遍,閒数窗棂花影移。

事业光阴今若此,故人休说旧襟期。

(0)

送王纯白郎中赴闽漕

声利场中百战鏖,今谁勇退似公豪。

缓寻南粤千山路,先破西兴百尺涛。

平日曼容嫌禄厚,他年文本叹官高。

才名政尔归安往,富贵追踪未可逃。

(0)

府公录示和提干喜雨之作辄次元韵

雨挟潮痕涨具区,流渠决决绕幽居。

荷锄日课都忘倦,抱瓮天机本不疏。

且喜水平昌谷稻,莫教雷假介休车。

老翁饱外还多事,更把林间种树书。

(0)

阴寒终日兀坐

东风微解缀檐冰,仍喜朝来井水清。

腊浅得春全未煖,雪悭和雨最难晴。

小窗日煖犹棋局,穷巷更深尚屐声。

莫把摧颓嫌暮景,且将閒散替劳生。

(0)

次韵同年杨廷秀使君寄题石湖·其二

半世轻随出岫云,如今归作卧云人。

小山有赋招游子,大块无私佚老身。

禅版梦中千嶂晓,鬓丝风里万花春。

新年社瓮鹅黄满,剩醉田头紫领巾。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