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崔秀才·其二》
《送崔秀才·其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少年游太学,著尽箧中衣。

独剑自为伴,无家何处归。

秋蓬随野转,寒鹊绕林飞。

霄汉有知己,行行宁久微。

(0)
翻译
年轻时游历太学,穿破箱中的所有衣物。
独自一人持剑为伴,没有家可回,不知归向何方。
秋天的蓬草随风飘荡,寒冷的喜鹊在树林间飞翔。
虽然天高云淡,我有知己在霄汉,但行走世间,怎能长久地微不足道。
注释
少年:年轻的。
游:游历。
太学:古代的最高学府。
著尽:穿破。
箧中衣:箱中的衣物。
独剑:独自一人。
伴:伙伴。
无家:没有家。
何处归:何处是归处。
秋蓬:秋天的蓬草。
野转:随风飘荡。
寒鹊:寒冷的喜鹊。
林飞:在树林间飞翔。
霄汉:天空。
知己:知心朋友。
行行:行走。
宁:岂能。
久微:长久地微不足道。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年轻学子求学生活的五言绝句,以送别崔秀才为主题,通过描绘主人公在太学中的孤寂与期待,展现出他的坚韧和对未来的希望。

"少年游太学,著尽箧中衣",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年轻时勤奋求学的场景,囊中羞涩,却穿着简朴的衣物,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业的执着。

"独剑自为伴,无家何处归",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的孤独,他以一把剑为伴,寓言般的表达了内心的坚定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他尚未找到归属感,不知何去何从。

"秋蓬随野转,寒鹊绕林飞",以自然景象作比,秋蓬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寒鹊则寓意朋友的离别,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

最后两句"霄汉有知己,行行宁久微",表达了对崔秀才的期许和鼓励,尽管当前处境艰难,但相信他定能在广阔的天地间寻得知音,未来不会长久被埋没,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展现了学子的艰辛,也寄寓了对友人的祝福,具有深厚的友谊之情和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观郑侠流民图

旱风吹沙天地昏,扶携塞道离乡村。

身无完衣腹无食,病羸愁苦难具论。

老人状何似,头先于步足。

无气手中杖与臂,相如同行半作沟。

中弃小儿何忍看,肩挑襁负啼声干。

父怜母惜留不得,持标自售双眉攒。

试看担头何所有,麻总麦麸不盈缶。

道旁采掇力无任,草根木实连尘垢。

于中况复婴锁械,负瓦揭木行且卖。

形容已槁臀负疮,还庆未了征输债。

千愁万恨具物色,不待有言皆暴白。

熙宁何缘一至斯,主行新法王安石。

当年此图谁所为,监门郑侠心忧时。

疏奏閤门不肯纳,马递径上银台司。

疏言大略经圣眼,四方此类知何限。

但除弊政行臣言,十日不雨臣当斩。

熙宁天子寝不寐,罢除新法回天意。

宁知护法有善神,帝前环泣奸仍遂。

同时有图常献捷,嬴输事往图随灭。

此图世远迹愈新,长使忠良肝胆热。

我因披图间比量,唐宗王会空夸张。

愿将此图继无逸,重模图本陈吾皇。

(0)

是日检箧得公壬戌和宝哭徵伯诗

悲歌当哭不论诗,长忆先生哭子时。

今日又兴天下恸,他年真拜古人师。

涛驱东海曾于砚,石采西山故可碑。

一念九原应未暝,白头亲尚在慈闱。

(0)

元康宫词二首·其二

紫殿彤楼锁阿薰,药囊提碎夜行云。

钩帘看罢承盘舞,自摘珠松泣送君。

(0)

十三绝句·其三

安化跳梁即日平,中原群盗敢纵横。

鸿都造乱谁堪使,除是君王自领兵。

(0)

夏夜起坐

病首棱棱卧未便,坐临风露小堂前。

娟娟缺月初离海,隐隐明河欲亘天。

忧旱有诗歌倬彼,还家无计叹茫然。

夜深童子垂头处,独听城楼刻漏传。

(0)

观制雨絪

作轩未料宛丘长,檐下增修匠石良。

坐倚前楹天忽远,步当平砌午偏凉。

白云就宿看逾稳,急雨来催信不妨。

敢与苏家论择胜,半间难遣十夫将。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