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渺秋难望,平林但远烟。
山枫红隔寺,溪水碧连船。
寒犬喧疏店,惊鸦乱晚天。
僧归残雨外,笛散夕阳边。
幽思宜孤往,高情多所捐。
不知吟眺后,何事亦凄然。
浩渺秋难望,平林但远烟。
山枫红隔寺,溪水碧连船。
寒犬喧疏店,惊鸦乱晚天。
僧归残雨外,笛散夕阳边。
幽思宜孤往,高情多所捐。
不知吟眺后,何事亦凄然。
这首《溪晚》由明代诗人钟惺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溪边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淡淡的哀愁。
首联“浩渺秋难望,平林但远烟”开篇即以“浩渺”二字勾勒出秋日的辽阔与深远,视线难以触及尽头,而“平林但远烟”则以“但”字强调了眼前所见的只是远处的烟雾,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又朦胧的氛围。
颔联“山枫红隔寺,溪水碧连船”进一步展开画面,山上的枫叶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火红,与寺庙相隔,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而清澈的溪水则与停泊的船只相连,一动一静,相得益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颈联“寒犬喧疏店,惊鸦乱晚天”转而描写人烟稀少的乡村景象,寒犬的吠声在寂静的村庄中显得格外响亮,而惊飞的乌鸦则在黄昏的天空中乱舞,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
尾联“僧归残雨外,笛散夕阳边”将视角转向僧人归家的情景,雨后的残滴与夕阳的余晖交织在一起,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笛声在夕阳的背景下悠扬,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与情感。
最后,“幽思宜孤往,高情多所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高洁情操的追求,而“不知吟眺后,何事亦凄然”则流露出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感慨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晚溪的宁静画卷,同时融入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峰烟霭碧临溪,中有骚人理钓丝。
会友少于分袂日,谪居多却在朝时。
丹心历历吾终信,俗虑悠悠尔不知。
珍重韩君与高子,殷勤书札寄相思。
石渠册府神仙署,当用明朝第一人。
腰下别悬新印绶,座中皆是故交亲。
龙池树色供清景,浴殿香风接近邻。
从此翻飞应更远,遍寻三十六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