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江汉上,清风潇洒共襟期。
折兰閒咏离骚赋,看竹频过孝感祠。
已幸两京重论旧,何堪万里又分岐。
故人相遇应相问,为道非才负圣时。
三十年前江汉上,清风潇洒共襟期。
折兰閒咏离骚赋,看竹频过孝感祠。
已幸两京重论旧,何堪万里又分岐。
故人相遇应相问,为道非才负圣时。
此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送尤文度赴贵州参议兼寄武昌故旧》。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感慨。
首联“三十年前江汉上,清风潇洒共襟期”,开篇即以三十年前在江汉之上的相聚为背景,以清风洒脱的景象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的友情深厚,如同清风般自由自在,共同期待着未来的相聚。
颔联“折兰閒咏离骚赋,看竹频过孝感祠”,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闲暇时光中的活动。折取兰花,吟诵《离骚》,既展现了文雅的风范,也暗含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而频繁地经过孝感祠,则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缅怀。
颈联“已幸两京重论旧,何堪万里又分岐”,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再次相聚的庆幸,同时也对即将分别的不舍。两京重逢,意味着友情的延续,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万里之遥的分别,诗人不禁感到心酸。
尾联“故人相遇应相问,为道非才负圣时”,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即使相隔万里,也能通过书信或偶然的相遇,询问彼此近况。他强调的是,尽管自己可能并非才子,但依然珍惜当下的时代,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未知的忧虑,同时流露出对友情的深深珍视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权衡谅匪易,愚智信难移。
九德皆殊进,三端岂易施。
同称昆岫宝,共握桂林枝。
郑鼠今奚别,齐竽或滥吹。
瑶台有光鉴,屡照不应疲。
片善当无掩,先鸣贵在斯。
龙门峻且极,骥足庶来驰。
太息李元礼,期君幸一知。
土牛既送寒,奠陵方浃驰。
振风摇地局,封雪满空枝。
江渠合为陆,天野浩无涯。
饮泉冻马骨,斫冰伤役疲。
昆明岂不惨,黍谷宁可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