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擘月团细,分灯来夜缸。
瓦铛然野竹,石瓮泻秋江。
水火声初战,旗枪势已降。
月明犹在壁,风雨打山窗。
碎擘月团细,分灯来夜缸。
瓦铛然野竹,石瓮泻秋江。
水火声初战,旗枪势已降。
月明犹在壁,风雨打山窗。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夜起煮茶》描绘了夜晚烹茶的独特场景。首句“碎擘月团细”形象地写出月光洒落,将茶饼掰碎的细腻动作,暗示了诗人对品茗的用心和对环境的感知。次句“分灯来夜缸”则描绘了在深夜借助微弱灯光,将茶水注入夜缸的情景。
“瓦铛然野竹”描绘了煮茶时瓦器与竹子碰撞的声音,增添了静谧夜晚的诗意。而“石瓮泻秋江”则以夸张的手法,形容茶水从石瓮中缓缓流出,仿佛是秋天江水的流淌,富有画面感。
“水火声初战,旗枪势已降”运用比喻,将煮茶过程中的水汽升腾和茶叶舒展比作战斗,生动展现了茶汤初成的动态美。最后两句“月明犹在壁,风雨打山窗”,以月光映照墙壁和风雨敲击窗户的自然景象收尾,烘托出诗人独自品茶时的宁静心境,以及对窗外风雨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煮茶这一日常琐事中的雅趣,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品味和对自然的敬畏。
赣岂无杰才,少有中我律。
君以谒求交,相见便相入。
赣岂无杰观,少有投我笔。
君以题求诗,相许便相及。
况加积业斋,亦入缘督集。
岂其夤缘深,姑以臭味密。
初知若久要,三岁如一日。
质稳不受浮,疑非自赣出。
辟雍诸伟人,大抵旧相识。
其高固天资,所揉亦气习。
谁使地块高,未放天马逸。
今听鹿鸣歌,催赴兰省急。
行时梅欲华,到时梅欲实。
愿言子如梅,华实俱蔚蔚。
笔头驱六丁,榜首争甲乙。
青衫拜白头,人子愿始毕。
修途莫之量,前辈顾所立。
青山罅外见青天,翡翠屏间一镜悬。
表里集虚生至白,初终持满得长圆。
光明照处人心足,混沌开时物理全。
它义多悭兹独否,天无偏意有时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