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台此日即崧高,乔岳精灵在节旄。
炎海一边消瘴疠,越裳三载息波涛。
雍容师保惟周礼,羽翼春秋有楚骚。
棠下人多春酒献,巡行召伯不辞劳。
崧台此日即崧高,乔岳精灵在节旄。
炎海一边消瘴疠,越裳三载息波涛。
雍容师保惟周礼,羽翼春秋有楚骚。
棠下人多春酒献,巡行召伯不辞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两粤督府祝嘏词》中的第二首,通过对崧台、乔岳、炎海、越裳等地的描绘,以及对周礼、楚骚的引用,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首联“崧台此日即崧高,乔岳精灵在节旄”以崧台、乔岳象征崇高的地位与神圣的权力,通过“精灵在节旄”这一细节,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灵性与政治权力相联系,寓意深远。
颔联“炎海一边消瘴疠,越裳三载息波涛”描绘了治理者通过智慧与努力,克服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条件,消除了疾病与动荡,体现了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
颈联“雍容师保惟周礼,羽翼春秋有楚骚”运用了周礼与楚骚两个典故,前者强调了礼仪制度的完善与尊崇,后者则体现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创新,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有序、文化昌盛的社会图景。
尾联“棠下人多春酒献,巡行召伯不辞劳”以棠树下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春酒献”的习俗,展现了人民对官员的尊敬与感激之情,而“巡行召伯不辞劳”则赞扬了官员勤勉尽责、为民服务的精神,整个画面温馨而充满人情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在结构上严谨有序,语言上典雅流畅,更在内容上深刻揭示了治国理政、文化传承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看流莺度柳,似急响、金梭飞掷。
护巢占泥,翩翩飞燕翼。昨梦前迹。
暗数欢娱处,艳花幽草,纵冶游南国。
芳心荡漾如波泽。系马青门,停车紫陌。
年华转头堪惜。奈离襟别袂,容易疏隔。人间春寂。
谩云容暮碧。远水沈双鲤、无信息。天涯渐老羁客。
叹良宵漏断,独眠愁极。吴霜皎、半侵华帻。
谁复省十载,匀香晕粉,髻倾鬟侧。
相思意、不离潮汐。想旧家、接酒巡歌计,今难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