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客起看仙掌月,落星斜照浊河泥。
故山远处高飞雁,去马鸣时先早鸡。
关柳不知谁氏种,岳碑犹见圣君题。
刍荛十轴僮三尺,岂谓青云便有梯。
行客起看仙掌月,落星斜照浊河泥。
故山远处高飞雁,去马鸣时先早鸡。
关柳不知谁氏种,岳碑犹见圣君题。
刍荛十轴僮三尺,岂谓青云便有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清晨从潼关启程的情景。"行客起看仙掌月,落星斜照浊河泥"两句通过对月亮和星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寂静氛围,同时也反映了早晨天色朦胧、地面湿润的情景。
"故山远处高飞雁,去马鸣时先早鸡"两句,则通过对远方山峦和高空飞翔的大雁,以及清晨第一声鸡鸣的描绘,传递出行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时间的流逝感。
"关柳不知谁氏种,岳碑犹见圣君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怀念和敬畏。这里的“关柳”指的是潼关附近的柳树,而“岳碑”则是指刻有皇帝御笔的石碑。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追思。
最后两句"刍荛十轴僮三尺,岂谓青云便有梯"则充满了深沉的哲理。这里的“刍荛”是古代用来祭祀的香草,“十轴”指的是车辆的数量,而“僮三尺”则可能是在形容某种仪式或器物的高度。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暗示了对理想和抱负的追求,并且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整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和精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吾乡旴江西,流转半天下。
梦为故国游,流涕指丘社。
漂萍偶同止,风力巧相借。
感君声气似,剪烛对清夜。
往年际风云,濯濯春月柳。
俊气横九天,下笔蛟龙走。
岁晚收其实,落落坚且久。
澹然松桧质,不为霜雪朽。
诗成啸诺余,谋出壶觞暇。
却整进贤冠,麒麟要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