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可识,善恶实难知。
看面真如相,腹中怀蒺藜。
口共经文语,借猫搦鼠儿。
虽然断夜食,小家行大慈。
人心不可识,善恶实难知。
看面真如相,腹中怀蒺藜。
口共经文语,借猫搦鼠儿。
虽然断夜食,小家行大慈。
这首诗《回波乐(其五十八)》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变。
首句“人心不可识”,直接点明了人心的难以捉摸和理解,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接着,“善恶实难知”进一步强调了善恶的不确定性,让人意识到评价他人行为的困难性。
“看面真如相,腹中怀蒺藜”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外表与内心可能存在的巨大反差。表面看似善良的人,内心却可能隐藏着恶意或阴暗的想法,如同表面平和的田野里,可能潜藏着尖锐的蒺藜。
“口共经文语,借猫搦鼠儿”则通过对比,讽刺了人们在言语上的虚伪和手段的狡猾。表面上谈论着高深的经文,实际上却在利用这些知识去对付他人,如同借着猫的名义捕捉老鼠,实则是利用他人的信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最后,“虽然断夜食,小家行大慈”表达了对那些在物质上节制,但在精神上给予他人极大关怀的人的赞美。这句诗赞扬了那些在生活简朴的同时,却能以宽广的胸怀和慈悲之心对待他人的人,体现了诗人对高尚道德品质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生动描绘,展现了王梵志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力和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