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蒜垂垂映绮疏。生来碧玉两眉舒。
不知堪否作清娱。
几度偶缘花下见,他生应乞对门居。
从前何事惜明珠。
银蒜垂垂映绮疏。生来碧玉两眉舒。
不知堪否作清娱。
几度偶缘花下见,他生应乞对门居。
从前何事惜明珠。
这首《浣溪沙》的第七首,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似是而非的爱情憧憬与遗憾。
首句“银蒜垂垂映绮疏”,描绘了银色的帘子在轻纱的映衬下垂挂,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华美的氛围。这里的“银蒜”指的是银质的帘钩,而“绮疏”则是精美的窗纱,两者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调。
接着,“生来碧玉两眉舒”,将女子比作碧玉,形容她天生丽质,眉眼舒展,生动地刻画出女子的美貌与气质。这一句不仅赞美了女子的外貌,也暗示了她的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
“不知堪否作清娱”,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段感情的不确定性和期待。他不知道这段缘分是否能成为一种清雅的娱乐,既是对未来关系的疑问,也是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几度偶缘花下见,他生应乞对门居”,这两句充满了浪漫与幻想。诗人想象着自己与心上人偶然相遇于花下,仿佛前世就有约定,希望在来生能够成为邻居,共同生活。这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理想化追求。
最后一句“从前何事惜明珠”,则以明珠为喻,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机会的惋惜。明珠在这里象征着珍贵的机会或美好的事物,诗人通过这句抒发了对未能把握住美好瞬间的遗憾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渴望、憧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错过机会的惋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西湖凉爽似秋天。走银笺。召令前。
高兴东池,欲访浣纱仙。
南北峰前孤鹤起,翻皓月,下寒烟。
姑苏公子昔翩翩。泊湖边。使君船。
犹忆平山,堂上见诗篇。
今日头颅应雪白,知一见,两相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