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原晚望答李鸿渐》
《东原晚望答李鸿渐》全文
明 / 高叔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东原晚望草烟齐,久卧无心出路迷。

闲立秋风看木落,独行斜日听乌啼。

一官已谢于陵后,百亩才开莘野西。

此地故人应念我,逢人昨有数行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yuánwǎnwàng鸿hóngjiàn
míng / gāoshū

dōngyuánwǎnwàngcǎoyānjiǔxīnchū

xiánqiūfēngkànluòxíngxiétīng

guānxièlínghòubǎicáikāishēn西

rényìngniànféngrénzuóyǒushùxí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叔嗣的《东原晚望答李鸿渐》描绘了傍晚时分在东原所见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东原晚望草烟齐”,通过“草烟齐”展现出傍晚时分原野上草木笼罩在轻烟中的宁静画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寂寥。

“久卧无心出路迷”表达了诗人久居于此,对仕途或人生方向感到迷茫,流露出一种消极与无奈的情绪。接下来,“闲立秋风看木落,独行斜日听乌啼”两句,通过“秋风”、“木落”和“乌啼”这些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凄凉的氛围,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

“一官已谢于陵后,百亩才开莘野西”写诗人已经辞去官职,回归田园生活,虽然只有百亩田地,却也足以让他在莘野西边找到一丝安宁。最后,“此地故人应念我,逢人昨有数行题”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思念,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感慨,通过向他人述说自己的近况,寻求一丝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沉,展现了诗人从官场退隐后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去的回味,又有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高叔嗣
朝代:明

(1502—1538)明河南祥符人,字子业。号苏门山人。嘉靖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历稽勋郎中。出为山西左参政,断疑狱,人称为神。迁湖广按察使。卒官。少受知李梦阳,与马理、王道切磋文艺。有《苏门集》。
猜你喜欢

春夜听何山人弹琴制乌夜啼曲

梨花月白春冥冥,城乌夜啼当二更。

白头老翁识乌语,挥弦弹作乌啼声。

初弹翩翩飞绕树,再弹哑哑栖不住。

雌雄引子复回翔,下上呼群自来去。

高逼天门清露寒,牵牛蹋浪银河乾。

低翻塞草黄云晚,秦女思家玉关远。

联联绵绵忽作行,恍然无声风满堂。

老翁拂袖入门去,海日杲杲生东方。

(0)

出东郭访贾惟敬不遇用韵

出郭行寻野老家,桑条生葚楝生花。

别来似有三秋隔,到此曾无二里赊。

白鸟随人频往返,黄茅盖屋半欹斜。

遥知去汲乌龙井,细歠菩提寺里茶。

(0)

次复柬先生纪行之什·其一

丹凤衔图振羽仪,六龙扶驭跃天池。

紫垣月转通明殿,黄道星环太乙旗。

宝鼎香烟穿柳细,金壶漏点出花迟。

相如词赋真无敌,行见成都驷马驰。

(0)

挽高处士·其二

忆昨相寻高处士,回舟醉蹋藕花风。

三年别梦来溪上,一个閒身在墓中。

故老只今俱寂寞,浮生方信是虚空。

哀歌写罢缄双泪,秋叶离离夕照红。

(0)

挽一臂和尚·其一

山顶白云层,重来不见僧。

人多收舍利,谁与续传灯。

谩说三番咒,徒闻最上乘。

裴回双树下,何处觅南能。

(0)

送人归黄岩

黄山高徵士,白首解穷经。

里巷闻弦诵,儿童识姓名。

芸窗山气暝,竹簟水纹清。

更有佳孙子,芝田产玉英。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