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明甫西园之什·其一》
《次韵明甫西园之什·其一》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古风

莫作园上红,宁为径中绿。

多花必早彫,依依不如竹。

一枝寄他林,翛然傲华屋。

填饥饭秋英,借健膏石斛。

坐断百懒身,无心问鸡足。

(0)
翻译
不要做花园里的红艳花朵,宁愿做小径上的青翠绿叶。
盛开的花朵容易凋零,不如竹子般坚韧常青。
将一枝竹子寄予他处森林,自在地傲视华丽的房屋。
以秋天的野菜充饥,借助石斛的药力强身。
坐拥宁静,消除百般懒散,不再关心琐事。
注释
莫:不要。
作:做。
园上:花园里。
红:红色。
宁:宁愿。
径中:小径上。
多花:盛开的花朵。
必:必然。
依依:柔弱的样子。
不如:不如。
竹:竹子。
一枝:一根。
寄:寄予。
他林:他处森林。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傲:傲视。
华屋:华丽的房屋。
填:填充。
饥饭:充饥的食物。
秋英:秋天的野菜。
借:借助。
健:强壮。
膏:药膏。
石斛:一种药材。
坐断:坐拥。
百懒:百般懒散。
身:身心。
无心:没有心思。
问:关心。
鸡足:比喻琐碎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次韵明甫西园之什(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小品。

开头两句“莫作园上红,宁为径中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偏好,认为不如静谧的绿色更胜过喧闹的红色。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追求和审美观念,喜爱简洁、宁静的生活。

接着,“多花必早彫,依依不如竹”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这里的“多花”指的是繁华但易逝去的事物,而“早彫”则是这些事物终将凋零的宿命。诗人认为,即便是美好的东西,也抵不过竹子的坚韧不拔和持久。

“一枝寄他林,翛然傲华屋”中,“一枝”可能指的是诗人的精神寄托,或是自己独立不羁的一种象征。而“翛然傲华屋”则表达了超脱尘世、自我满足的情怀。

“填饥饭秋英,借健膏石斛”两句,通过对生活中细小事情的描写,如用野菜充饥,用药物调理身子,反映出诗人在物质上自给自足、不依赖外界的状态。

最后,“坐断百懒身,无心问鸡足”表达了诗人的超然态度和对世俗纷争的漠视。他宁愿独处,不去关心那些琐碎的世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内敛深沉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留题郡楼

千里关河一望间,登临长到夕阳还。

欲驱征旆归朝去,更倚高楼看暮山。

(0)

闷书

秋忆故乡魂欲断,晚临寒浦思如流。

归来古屋寒灯暗,能较骚人几处愁。

(0)

早知花木今无主,不把丰碑累放翁。

(0)

岁除登岝崿山精舍

萧寺经行无尽情,倚阑长是眼增明。

溪因宿雨十分急,山为凝寒一味清。

竹外飞花随晚吹,树头幽鸟试春声。

重来又是明年事,临出门犹款款行。

(0)

聚景园口号二首·其一

浅碧池塘连路口,淡黄杨柳护檐牙。

旧时岁岁春风里,长见君王出看花。

(0)

访铦朴翁不遇二首·其一

乱花飞絮趁长髯,来访西湖竹里庵。

行尽白云三十里,诗人又在白云南。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