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一臂和尚·其一》
《挽一臂和尚·其一》全文
明 / 胡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山顶白云层,重来不见僧。

人多收舍利,谁与续传灯。

谩说三番咒,徒闻最上乘。

裴回双树下,何处觅南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寺院的寂寥景象,表达了对逝去和尚的怀念与感慨。首句“山顶白云层”以自然景观起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了和尚生活的环境与心境。接着“重来不见僧”,点明了主题——和尚已不在人世,增添了诗的哀愁之情。

“人多收舍利,谁与续传灯。”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佛法传承的艰难。在和尚去世后,人们可能更关注于收集遗物(舍利),而忽略了佛法的继续传播。这不仅反映了世俗对宗教精神的浅薄理解,也暗含了对佛法传承断绝的忧虑。

“谩说三番咒,徒闻最上乘。”进一步表达了对和尚智慧与修为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佛法难以被真正理解和实践的无奈。三番咒语的“谩说”和“最上乘”的“徒闻”,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最后,“裴回双树下,何处觅南能?”以疑问结束,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对和尚的追忆与寻找。南能是唐代著名的禅师,此处借指高深的佛法或和尚的精神遗产。诗人徘徊于寺院的双树之下,却无法找到指引佛法传承的路径,表达了对逝去和尚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佛法传承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对逝去和尚的哀思与对佛法传承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胡奎
朝代:元   字:虚白   号:斗南老人   籍贯:元明间浙江海宁

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猜你喜欢

和如祖弟二首·其二

绿树黄鹂阴复晴,春风何处不堪行。

野烟著草绵绵色,江日浮花滟滟明。

故国音书添梦想,异乡节物减心情。

逢人尽说兵戈事,始觉如今去就轻。

(0)

梅花二十首·其十三

天寒花信未能灵,伫立通宵户不扃。

小萼欲争天下白,数条独向雪中青。

肯教旅雁寻常见,未许游蜂取次经。

一片唯愁污尘土,寒苕和月扫中庭。

(0)

过严子陵钓台二首·其二

中兴自是还明主,访旧胡为属老臣。

从古风云由际会,归欤聊复养吾真。

(0)

清平乐·其三题平沙落雁图

平沙流水。叶老芦花未。落雁无声还有字。

一片潇湘古意。扁舟记得幽寻。相寻只在□□。

莫趁春风飞去,玉关夜雪犹深。

(0)

台城路.送周方山游吴

朗吟未了西湖酒,惊心又歌南浦。

折柳官桥,呼船野渡,还听垂虹风雨。漂流最苦。

况如此江山,此时情绪。

怕有鸱夷,笑人何事载诗去。荒台只今在否。

登临休望远,都是愁处。

暗草埋沙,明波洗月,谁念天涯羁旅。荷阴未暑。

快料理归程,再盟鸥鹭。只恐空山,近来无杜宇。

(0)

拾翠羽

春入园林,花信总诸迟速。听鸣禽、稍迁乔木。

夭桃弄色,海棠芬馥。风雨霁,芳径草心频绿。

禊事才过,相次禁烟追逐。想千岁、楚人遗俗。

青旗沽酒,各家炊熟。良夜游,明月胜烧花烛。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