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吟未了西湖酒,惊心又歌南浦。
折柳官桥,呼船野渡,还听垂虹风雨。漂流最苦。
况如此江山,此时情绪。
怕有鸱夷,笑人何事载诗去。荒台只今在否。
登临休望远,都是愁处。
暗草埋沙,明波洗月,谁念天涯羁旅。荷阴未暑。
快料理归程,再盟鸥鹭。只恐空山,近来无杜宇。
朗吟未了西湖酒,惊心又歌南浦。
折柳官桥,呼船野渡,还听垂虹风雨。漂流最苦。
况如此江山,此时情绪。
怕有鸱夷,笑人何事载诗去。荒台只今在否。
登临休望远,都是愁处。
暗草埋沙,明波洗月,谁念天涯羁旅。荷阴未暑。
快料理归程,再盟鸥鹭。只恐空山,近来无杜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炎的作品,名为《台城路·送周方山游吴》。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美好景物的留恋之意。
诗中“朗吟未了西湖酒,惊心又歌南浦”两句,描绘出一种宴饮唱酬、不忘旧游的情景。西湖和南浦都是著名的风景名胜,而这里却没有停留,只是惊鸿一瞥,便又转向新的歌声。这表明诗人对美好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折柳官桥,呼船野渡”则描写了出发前的准备,折柳可能象征着离别之情,官桥与野渡交织出一种古朴而又有些许荒凉的情境。
“还听垂虹风雨”一句,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的“垂虹风雨”既可以理解为实际的天气状况,也可以视作诗人情感的写照。
“漂流最苦况如此江山,此时情绪”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哀愁与不舍,面对美丽的江山湖泊,内心却充满了无奈和悲凉。
“怕有鸱夷笑人何事载诗去”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这里的“鸱夷”,在古代文学中往往用来比喻那些品行不端、喜好讥讽之辈,而诗人的自嘲之意,是对自己将情绪寄托于诗中的无奈和苦笑。
“荒台只今在否”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问。这里的“荒台”,可能指的是曾经繁华一时,如今却已沧桑变化的旧址,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
接下来的“登临休望远,都是愁处”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在高处眺望,只觉四周皆是愁绪之所,显示出一种难以排遣的情怀。
“暗草埋沙,明波洗月,谁念天涯羁旅”这几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这里的“暗草埋沙”、“明波洗月”,构成了一个既有光明又带阴翳的意境,而“谁念天涯羁旅”的问题,则是对远行者无限思念的呼唤。
最后,“荷阴未暑。快料理归程,再盟鸥鹭”则是诗人在送别之际,给予友人的叮嘱与祝愿。这里的“荷阴未暑”,可能意味着夏日尚长,而“快料理归程”,则是对即将远行者的急切劝告。而“再盟鸥鹭”,则是在表达一种希望和约定,诗人希望友人能在未来某个时刻回归。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宗伯升班峻,留曹宠任均。
硕儒资典礼,天子命惟寅。
讲席青宫出,仪章旧国陈。
论思推补阙,制作睹维新。
地近联三事,阶崇等四邻。
离筵风退暑,华省气长春。
礼乐从先进,簪裾接后尘。
台衡频倚切,何幸属昌辰。
君不见魏帝当年号神武,气吞吴蜀势如虎。
已开广殿会文英,更筑高台贮歌舞。
翠钿杂沓罗甲帐,词赋缤纷列簪组。
一朝运去霸业空,千载流传妇儿语。
没后惟馀粉黛恩,生前误作山河主。
台上君王去不回,帐下美人歌自苦。
昔时富贵等浮烟,今日蒿莱满环堵。
铜台西望不堪思,漳水东流无尽时。
春鸟如歌又如恨,至今犹是望陵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