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未老。曾把千人军独扫。发白眵昏。
却作天涯流落人。只堪合眼。夜直谁能潜入伴。
斗酒西凉。何似卑栖且远方。
少陵未老。曾把千人军独扫。发白眵昏。
却作天涯流落人。只堪合眼。夜直谁能潜入伴。
斗酒西凉。何似卑栖且远方。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吴儆的《减字木兰花·其三》。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往昔英勇时刻的回忆与现实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青春不再和英雄末路的无限感慨。
"少陵未老"一句,直接点出诗人的年龄尚不足以称之为老,但接下来的"曾把千人军独扫"则展示了诗人过去的英勇与力量,这种强烈的对比已然预示着后文的情感走向。
"发白眵昏"三字,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眼前的景象,同时也是内心世界的写照。头发早白,眼睛昏花,是时间流逝与年华老去的无情印记,也是诗人英雄气短、力不从心的外在体现。
"却作天涯流落人"一句,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天涯,常用以喻指边远之地;流落,则是指人生如浮世漂泊。这句话既有对往日辉煌的追念,也蕴含着对现实无奈的哀叹。
"只堪合眼",意味着诗人在面对现实的无力感时,只能选择闭上眼睛,逃避现实。这种无奈与悲凉,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夜直谁能潜入伴"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渴望。在漫长而寂静的夜晚中,诗人渴望有知音相伴,但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
最后两句"斗酒西凉。何似卑栖且远方。"则是诗人在感叹自己如今只能用酒来慰藉心灵,同时也表达了对往日荣耀的无限怀念。"卑栖"意味着低微的居所,而"且远方"则是对遥不可及之事物的渴望。这两句,既有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又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由壮志未酬到英雄末路的心路历程,是一篇充满了感慨与哀婉的情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