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字木兰花·其三》
《减字木兰花·其三》全文
宋 / 吴儆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少陵未老。曾把千人军独扫。发白眵昏。

却作天涯流落人。只堪合眼。夜直谁能潜入伴。

斗酒西凉。何似卑栖且远方。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吴儆的《减字木兰花·其三》。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往昔英勇时刻的回忆与现实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青春不再和英雄末路的无限感慨。

"少陵未老"一句,直接点出诗人的年龄尚不足以称之为老,但接下来的"曾把千人军独扫"则展示了诗人过去的英勇与力量,这种强烈的对比已然预示着后文的情感走向。

"发白眵昏"三字,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眼前的景象,同时也是内心世界的写照。头发早白,眼睛昏花,是时间流逝与年华老去的无情印记,也是诗人英雄气短、力不从心的外在体现。

"却作天涯流落人"一句,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天涯,常用以喻指边远之地;流落,则是指人生如浮世漂泊。这句话既有对往日辉煌的追念,也蕴含着对现实无奈的哀叹。

"只堪合眼",意味着诗人在面对现实的无力感时,只能选择闭上眼睛,逃避现实。这种无奈与悲凉,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夜直谁能潜入伴"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渴望。在漫长而寂静的夜晚中,诗人渴望有知音相伴,但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

最后两句"斗酒西凉。何似卑栖且远方。"则是诗人在感叹自己如今只能用酒来慰藉心灵,同时也表达了对往日荣耀的无限怀念。"卑栖"意味着低微的居所,而"且远方"则是对遥不可及之事物的渴望。这两句,既有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又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由壮志未酬到英雄末路的心路历程,是一篇充满了感慨与哀婉的情怀之作。

作者介绍
吴儆

吴儆
朝代:宋   字:恭父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jǐng)(1125~1183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猜你喜欢

浮邱八景·其八听笙亭

王子吹笙学凤鸣,缑山仙侣坐相迎。

自从一入嵩高去,林壑长留灵籁声。

(0)

与欧敬斋夜酌高道士炼室

江柳依依水国春,眼中时序一番新。

未誇石室逢仙客,且喜临邛有故人。

酒盏浸消千古恨,莺花聊伴百年身。

韶光转瞬须臾事,莫漫停歌泪满巾。

(0)

与丘止山登高明亭

群阴渐以尽,微阳入短楹。

岸帻观云物,悠然同丘生。

所志岂凡近,谁甘绊浮名。

睥睨寰宇中,沧浪濯吾缨。

仰天诵九歌,答尔万里声。

(0)

石圃荣归

渊明秋日赋归来,书剑萧萧度粤台。

半亩林塘三径在,五湖烟雨一尊开。

梧山云尽棠阴远,桂水天空雁影催。

戏彩有衣熊未梦,祝君拟泛庆儿杯。

(0)

华堂天晓歌为年丈居泉诞子作·其三

座上岭云归石峒,尊前渔火照江蓠。

主翁抱子浑无事,点破江山数局棋。

(0)

送潘象安归省八首·其二

籍籍声华满上京,秋来忽动綵衣情。

松萝旧社行吟处,应听山莺忆友生。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