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不能投笔起,破浪乘风行万里。
黍稻难谋二顷田,饥寒碌碌惭妻子。
金门先生哀我穷,持赠端砚相磨。
自言此物足珍重,使我一拓文人胸。
佐之楮先生,友以中书君。
长日供挥洒,亦足张我军。
嗟我以砚为性命,作歌欲报愁未称。
昨夜西风吹林皋,故人不见心郁陶。
诗情淋漓动十指,兴酣落笔神皆豪。
拂君砚,濡我毫,墨池一泻飞寒涛。
知君得诗应大笑,更为狂奴赓别调。
有生不能投笔起,破浪乘风行万里。
黍稻难谋二顷田,饥寒碌碌惭妻子。
金门先生哀我穷,持赠端砚相磨。
自言此物足珍重,使我一拓文人胸。
佐之楮先生,友以中书君。
长日供挥洒,亦足张我军。
嗟我以砚为性命,作歌欲报愁未称。
昨夜西风吹林皋,故人不见心郁陶。
诗情淋漓动十指,兴酣落笔神皆豪。
拂君砚,濡我毫,墨池一泻飞寒涛。
知君得诗应大笑,更为狂奴赓别调。
这首清代张晋的《谢陈金门法子赠端石砚歌兼索和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陈金门赠送珍贵端砚的感激之情。他感叹自己生计艰难,无法过上安稳的生活,但朋友的馈赠让他深感温暖,砚台成为他精神寄托,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诗人将砚视为生命的一部分,通过诗歌表达对朋友深情的回报,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充分回应朋友期待的遗憾。
诗中的“有生不能投笔起,破浪乘风行万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壮志与无奈,而“金门先生哀我穷,持赠端砚相磨”则直接表达了朋友的慷慨援助。诗人以“佐之楮先生,友以中书君”比喻砚台与自己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长日供挥洒,亦足张我军”表达了砚台在日常写作中的重要作用,而“诗情淋漓动十指,兴酣落笔神皆豪”则描绘了诗人创作时的激情四溢。最后,诗人以“拂君砚,濡我毫,墨池一泻飞寒涛”形象地描绘了砚台在笔墨之间的互动,以及自己挥毫泼墨的豪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也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
忆昔东山,王谢感概,离情多在中年。
正赖哀弦清唱,陶写馀欢。
两晋名流谁有,半生老眼常寒。
梦回故国,酒前风味,一笑都还。
湖光玉骨,水秀山明,唤人妙思无边。
吾老矣、不堪冰雪,换此萧闲。
传语明年晓月,梅梢莫转银盘。
后期好在,黄柑紫蟹,劝我休官。
汉江东、旧家文献,风流意气相许。
金台早集荆山凤,声振一庭鹓鹭。春几处。
须信道、甘棠树树含清露。平湖古步。
妙一曲钧天,鱼龙出听,未数应钟吕。
吾衰矣,鬓点吴霜几缕。刘郎忘却前度。
千年黄鹤归来晚,山色漫留眉翠。东北注。
羡滚滚云涛,去接西江水。仙尘异趣。
但极目朝阳,清光万里,阿阁送高翥。
君来桂树林,我辞桂林去。
桂树我所种,高大已如许。
六月浓阴绕茆屋,不待花开可娱目。
驻屐从穿石上苔,题诗况有墙西竹。
小弟爱客开素襟,两载于君情最深。
短棘本非鸾凤栖,长琴每作蛟龙吟。
君昔少壮抱奇节,荏苒风尘头欲白。
道义交从久更真,风月笑谈常自得。
江西词赋多才雄,知君己有中唐风。
汗马功名属年少,且可草服山岩中。
海棠牡丹都赏遍,磊落珠玑满诗卷。
我独天涯鏖俗尘,白纻每愁颜色变。
丁宁小弟毋我违,南阮虽贫颇自奇。
桂树花开新酒熟,作书报我归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