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舆访古出秋原,山网重重护石田。
水接桃花源上路,人行巫女峡中天。
要令陶冶誇盘谷,何必丹青貌辋川。
寄语能诗何水部,笔端应许见云烟。
笋舆访古出秋原,山网重重护石田。
水接桃花源上路,人行巫女峡中天。
要令陶冶誇盘谷,何必丹青貌辋川。
寄语能诗何水部,笔端应许见云烟。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属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山水田园诗。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
"笋舆访古出秋原"一句,通过"笋舆"(一种简陋的小车)这个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古迹的探寻和对秋天自然景观的享受。"山网重重护石田"则描绘了一幅层峦叠嶂、田园被群峰环抱的画面,表现出一片宁静与闭塞。
接下来的"水接桃花源上路"和"人行巫女峡中天"两句,通过对流水和山峡的描写,强化了诗中的自然美景,也隐含着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自得其乐。"要令陶冶誇盘谷"则是希望能像古代陶渊明那样,在这样的田园中安度晚年,享受清贫的生活。
"何必丹青貌辋川"一句,通过对比著名的美丽风景(丹青、辋川),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满足和欣赏,不羡慕远方的名山大川。最后两句"寄语能诗何水部,笔端应许见云烟"则是诗人向友人表达自己的诗意,以及期待在书写中与自然界相通,感受到那种超脱尘世的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山川田园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喜爱自然的情怀。
余胡乐乎居廛肆,双眼昏昏不识字。
醉魂吟魄望林泉,好山不到扬州地。
尺木先生古逸人,闭门为写山水真。
万斛涟漪涤埃垢,笔端不受纤毫尘。
廿尺鲛绡一千里,澹翠岩峦澈秋水。
埤堄楼台霄汉中,红叶青松道途里。
行者鹿鹿静者闲,冥鸿隐豹在其间。
窗堆万卷手持笔,一生著作藏名山。
名山之藏乃幽绝,不应龙求不石齧。
先生貌物兼貌心,一束丹青若冰雪。
可惜东南此山川,眼中下士心拘牵。
婚嫁毕来头白矣,何时一鼓沧浪舷。
探幽勇晨兴,静院钟未歇。
晴烟映竹澄,残月转花没。
地僻养灵姿,氛润蒙玉骨。
有如列仙儒,初日晞藓发。
深山留古春,凡艳想易竭。
老僧空色相,折取供白佛。
护此无尽镫,常依妙香窟。
坐听篱落间,绵羽啭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