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上华严寺,当门海接天。
听潮秋竹下,观日晓楼前。
树少中原鸟,桥通外国船。
别来一千日,时复梦游仙。
昔上华严寺,当门海接天。
听潮秋竹下,观日晓楼前。
树少中原鸟,桥通外国船。
别来一千日,时复梦游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昔日登临华严寺的回忆,寺前大海浩渺,仿佛与天相接。在秋竹声中聆听潮汐,早晨在楼头欣赏日出,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中原稀疏的树木间回荡着鸟鸣,而外国船只通过附近的桥梁,显示出当时的交流与开放。离别后已过千日,诗人时常在梦中神游仙境,表达了对劳山旧地的深深怀念和向往之情。整体上,此诗以景寓情,意境深远,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生活的眷恋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三年乌石僧房居,忍饥待次真臞儒。
有意载酒问奇字,无事闭门抄异书。
一行作吏去漳水,敛版趋廊参刺史。
胸中豪气半销磨,稍觉风波生眼底。
高郎高郎君莫嗔,举世未有如君贫。
毁官不复谒时宰,老大甘为行路人。
君今业已临民社,办取催科时下下。
不然彭泽归去来,簿领笞榜何为哉。
男儿策勋有时节,家世况自图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