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林林岩叟挽词》
《松林林岩叟挽词》全文
宋 / 林亦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谁学陶朱去,梅花古戍旁。

平生疏几杖,哀曲损肝肠。

稚子青衿隽,东床绿袖长。

四更笳鼓动,月白水茫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ōnglínlínyánsǒuwǎn
sòng / línzhī

shuíxuétáozhūméihuāshùpáng

píngshēngshūzhàngāisǔngāncháng

zhìqīngjīnjùndōngchuáng绿xiùcháng

gèngjiādòngyuèbáishuǐmángmáng

翻译
谁效仿陶朱公离开,选择在古老的梅花戍边驻扎。
一生疏于饮酒作乐,悲伤的曲调触动了他内心深处。
年轻的学子穿着青色的衣襟,显得聪明出众,东厢房的女子衣袖翠绿,格外引人注目。
深夜四更时分,胡笳和鼓声响起,月光皎洁,水面一片苍茫。
注释
陶朱:指范蠡,春秋时期著名的商人,后辅佐越王勾践复仇成功后隐退。
疏几杖:形容人生活简朴,不常饮酒作乐。
哀曲:悲伤的音乐。
损肝肠:指音乐或情感使人感到悲伤。
稚子:年幼的孩子。
青衿:古代学子的服装,这里指年轻学子。
隽:聪明,才俊。
东床:古代对女婿的称呼,这里可能指东厢房的女子。
绿袖:绿色的衣袖,代指女子。
四更:夜深人静的时候,相当于现在的凌晨两点到四点。
笳鼓:胡笳和鼓,古代军中的乐器。
月白:月光皎洁。
水茫茫:形容水面广阔,模糊不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亦之为悼念林岩叟所作的挽词,以梅花古戍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思。首句“谁学陶朱去”,暗指林岩叟的离世,陶朱公是范蠡的别称,暗示他可能像范蠡那样选择隐逸,但最终未能如愿。次句“梅花古戍旁”描绘了凄清的环境,梅花与戍楼相映,增添了悲凉气氛。

“平生疏几杖”写出了林岩叟生前简朴的生活方式,常持几杖,显示出他的淡泊名利。接下来,“哀曲损肝肠”表达了听到哀乐时的悲痛心情,对亡者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后两句“稚子青衿隽,东床绿袖长”通过描绘家庭的温馨场景,回忆逝者与子孙的亲密关系,进一步渲染哀愁。

最后两句“四更笳鼓动,月白水茫茫”描绘出深夜的寂静,笳鼓声在四更时分响起,月光洒在广阔的水面,显得格外冷寂,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无尽的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作者介绍

林亦之
朝代: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
猜你喜欢

赤公同诸公游千山余不能从二绝·其二

险阻曾经百念轻,半瓢随地足平生。

不须重话尘中路,纵是名山也懒行。

(0)

寄阿谁

谁与天涯作比邻,题诗先问白头人。

燕支久已无颜色,好写青山置我身。

(0)

千山寄诸子五首·其二

寸寸都堪屐齿留,此中何处觅边愁。

饥来无限青松叶,更汲寒泉煮石头。

(0)

千山二首·其一

忆山频得句,到此句全无。

扶杖沿山觅,时闻山鸟呼。

(0)

雪十二首·其八

相对寂无言,怀人一万里。

只在庾岭头,欲折不堪寄。

(0)

闻赤公专侍在兹省亲回

尺书才去雪风愁,侍者重来泪更流。

京国银盘能早献,边庭金策可迟留。

但闻尊宿仍编履,不信头陀竟覆舟。

我亦是人添哽咽,夜寒垄草满心头。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