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谷发幽姿,自与众草别。
苍石动玄云,清风洒晴雪。
深谷发幽姿,自与众草别。
苍石动玄云,清风洒晴雪。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名为《子昂兰石》。诗中描绘了一幅深谷中兰花与石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
“深谷发幽姿,自与众草别。” 开篇即以“深谷”为背景,点出兰花生长的独特环境——幽静而深邃的山谷之中,兰花以其独特的姿态脱颖而出,与周围的杂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其高洁脱俗的气质。
“苍石动玄云,清风洒晴雪。” 接着,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兰花所在的环境进一步渲染。苍翠的岩石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天空中飘动的玄色云朵;清新的山风拂过,如同洒落的晴雪,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生机与活力。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兰花生长环境的清幽与纯净,也暗示了兰花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超凡脱俗的品格。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与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更蕴含了对兰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金幼孜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深谷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一径入幽谷,随山几萦盘。
云树深蓊蔚,石溪响潺湲。
我来春色晚,山花亦何繁。
好鸟不知名,向人自关关。
遗我发兴新,探讨忘疲艰。
龙湫信奇绝,飞泉落云间。
快泻万斛珠,溅沫霜雪寒。
尊者所经行,草木不可芟。
敢将尘土足,濯此清泠湾。
晚投野僧家,山作碧玉环。
高堂极虚明,可寄须臾闲。
此行端为山,山穷我当还。
明朝驱车去,依然随尘寰。
胜处未易忘,神游清夜阑。
红梨千叶爱者谁,白发郎官心好奇。
徘徊绕树不忍折,一日千匝看无时。
夷陵寂寞千山里,地远气偏时节异。
愁烟苦雾少芳菲,野卉蛮花斗红紫。
可怜此树生此处,高枝绝艳无人顾。
春风吹落复吹开,山鸟飞来自飞去。
根盘树老几经春,真赏今才遇使君。
风轻绛雪樽前舞,日暖繁香露下闻。
从来奇物产天涯,安得移根植帝家。
犹胜张骞为汉使,辛勤西域徙榴花。
乐安山水佳,游屐独未至。
复有县佐贤,欲见形梦寐。
忆昨交际初,篝灯饮文字。
数卷出宝储,三人若鼎峙。
相忘略形骸,同道许气义。
间之欻半期,仰止惟一志。
咸言居官清,或说立趣异。
对松悟诗玄,饮水乐书味。
于此可怡悦,视彼持游戏。
芸隐示倡酬,玉川辱简记。
不敏既重惭,有碍亦每喟。
牖月揖耿光,瓶梅想幽致。
思苦夜无眠,吟成托邮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