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入幽谷,随山几萦盘。
云树深蓊蔚,石溪响潺湲。
我来春色晚,山花亦何繁。
好鸟不知名,向人自关关。
遗我发兴新,探讨忘疲艰。
龙湫信奇绝,飞泉落云间。
快泻万斛珠,溅沫霜雪寒。
尊者所经行,草木不可芟。
敢将尘土足,濯此清泠湾。
晚投野僧家,山作碧玉环。
高堂极虚明,可寄须臾闲。
此行端为山,山穷我当还。
明朝驱车去,依然随尘寰。
胜处未易忘,神游清夜阑。
一径入幽谷,随山几萦盘。
云树深蓊蔚,石溪响潺湲。
我来春色晚,山花亦何繁。
好鸟不知名,向人自关关。
遗我发兴新,探讨忘疲艰。
龙湫信奇绝,飞泉落云间。
快泻万斛珠,溅沫霜雪寒。
尊者所经行,草木不可芟。
敢将尘土足,濯此清泠湾。
晚投野僧家,山作碧玉环。
高堂极虚明,可寄须臾闲。
此行端为山,山穷我当还。
明朝驱车去,依然随尘寰。
胜处未易忘,神游清夜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宗尹题咏雁荡山的佳作。诗中描绘了一条蜿蜒深入山谷的小径,山路曲折,山势险峻,树木葱郁,溪流潺潺,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山间景象。诗人感叹自己来访时已是春色已晚,但山花依旧繁盛,不知名的美丽鸟儿鸣叫着,增添了山间的生动气息。
诗人被这美景激发了新的兴致,沉浸于探索之中,尽管疲惫,却乐在其中。他赞叹雁荡山的奇特绝美,尤其是那飞瀑如万斛明珠般从云端直泻而下,带来清冷的水雾和霜雪般的寒意。他尊重此处的自然环境,不愿破坏,表示愿意洗净尘世之足,享受这片清泠之地。
夜晚,诗人投宿在山中的僧舍,四周环绕着碧绿的山峦,高堂明亮,让他得以暂时放下俗世的忧虑,享受片刻宁静。诗人明确表示,这次行程主要是为了亲近山水,即使山穷水尽,他也打算返回。然而,他知道明天又要离开,回归尘世。但他承诺,这样的胜景不会轻易忘怀,他会在梦中神游,直到深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雁荡山的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尘世生活的暂时逃离和心灵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