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专征,廿年苦战,聿光周室中兴,溯出持节钺,入赞枢机,威望著寰区,纬武经文,共许勋猷逾葛亮;
千秋俎豆,四海干城,同载岘山遗爱,况质荷甄陶,名登荐剡,迂才蒙拔植,感恩知己,何堪涕泪哭西州。
万里专征,廿年苦战,聿光周室中兴,溯出持节钺,入赞枢机,威望著寰区,纬武经文,共许勋猷逾葛亮;
千秋俎豆,四海干城,同载岘山遗爱,况质荷甄陶,名登荐剡,迂才蒙拔植,感恩知己,何堪涕泪哭西州。
此挽联高度赞扬了左宗棠的丰功伟绩与卓越贡献。上联“万里专征,廿年苦战,聿光周室中兴”描绘了左宗棠远征万里,历经二十年艰苦战争,为国家中兴立下赫赫战功的壮烈形象。其中“聿光周室中兴”借用历史典故,暗喻左宗棠在晚清时期对国家复兴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下联“千秋俎豆,四海干城,同载岘山遗爱”则进一步赞美左宗棠在政治、军事领域的卓越才能和深远影响。他如同古代祭祀中的俎豆,象征着国家的重器,是四海之内的坚强屏障。同时,“同载岘山遗爱”引用了岘山的典故,表达了左宗棠如同古代贤臣一样,留下深厚的政治遗产和仁爱精神。
后半部分“况质荷甄陶,名登荐剡,迂才蒙拔植,感恩知己,何堪涕泪哭西州”则表达了对左宗棠去世的哀悼之情。这里提到的“甄陶”、“荐剡”、“拔植”都是古代选拔人才的典故,暗示左宗棠不仅在生前受到朝廷的重视和举荐,也得到了众多知遇之人的赏识和提拔。最后“何堪涕泪哭西州”一句,表达了对左宗棠逝世的深切哀痛,以及对其忠诚、才华和贡献的无限怀念。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以高度概括的手法,既展现了左宗棠在军事、政治领域的杰出成就,又深情地表达了对其个人品质和人格魅力的崇敬与缅怀,是一幅充满情感与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我欲借君香雪之素壁,障予山中玉雪之空亭。
亭空壁素了无物,惟见虚白一色洞杳冥。
宴坐契元始,忘世兼忘形。
嗤彼尘俗人,两眼那能清。
蓬莱之山仙子窟,玉作楼台银作阙。
岂无瑶草弄朝烟,亦有琼花迷夜月。
羽衣道士乘素鸾,引手招我青云端。
翩然高举游八极,下视五岳烟雾何漫漫。
忆昔待月钱唐秋,眼寒桂树枝相樛。
桂枝半蠹花不实,折之不得令人愁。
帝乡幽燕邈吴越,还向山中弄明月。
闻道君家待月坛,坛空风露何漫漫。
便欲因之溯寥廓,倒骑玉蟾飞广寒。
广寒宫殿殊清绝,素娥婵娟皎如雪。
笑指桂树对我言,留取高枝待君折。
待君折,须几时。
明年八月会相见,付与天香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