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江村即事》
《中秋江村即事》全文
明 / 李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鸿雁南来急,秋高万木残。

一轮明月满,况在故园看。

沧海惊烽燧,烟霞失钓竿。

终宵把长剑,江色不胜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江村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感和乡愁情感。首句“鸿雁南来急”,以鸿雁南飞的急促景象开篇,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接着,“秋高万木残”一句,点明了秋天的特征——树木凋零,展现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一轮明月满,况在故园看”两句,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月亮的圆满不仅映照出自然界的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身处异乡,却能感受到月光如同故土的温暖,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深深的乡愁。

接下来,“沧海惊烽燧,烟霞失钓竿”两句,通过对比大海的辽阔与烽火的惊扰,以及烟霞中的渔舟失去踪迹,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烽燧象征着战争的威胁,而渔舟的消失则可能寓意着生活的不确定性和漂泊感。

最后,“终宵把长剑,江色不胜寒”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夜晚持剑独行,面对江水的寒冷,既是对外界环境的描述,也是对内心孤独和忧虑的抒发。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构建了一个充满深沉情感的世界,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李英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安福院二首·其一

溪流婉转树蒙茏,复阁虚廊小径通。

下马解鞍一长啸,便疑身已出尘中。

(0)

甲午至节后同诸兄入市归有感

七十衰翁入市归,感今怀昔泪沾衣。

人稀旧识居犹是,俗竞新华质已非。

九府泉悭谁改作,五材兵去孰防微。

西山不属银绯客,只合高歌咏采薇。

(0)

步瀛桥乐章

跨海虹霓浸不收,植楹鲵背耸于楼。

直通两岸东西路,横截一溪上下流。

网罗学士唐天子,管领英雄张状头。

醉墨淋漓题柱上,与君从此步瀛洲。

(0)

满江红·其三

千里酸风,茂陵客、咸阳古道。

宫门夜、马嘶无迹,东关云晓。

牵上魏车将汉月,忆君清泪知多少。

怅土花、三十六宫墙,秋风袅。浥露兰,啼痕绕。

画阑桂,雕香早。便天还知道,和天也老。

独出携盘谁送客,刘郎陵上烟迷草。

悄渭城、已远月荒凉,波声小。

(0)

贺新郎·其六送黄成父还朝

飞诏从天下。道中朝、名流欲尽,君王思贾。

时事祗今堪痛哭,未可徐徐俟驾。

好著手、扶将宗社。

多少法筵龙象众,听灵山、属付些儿话。

千百世,要传写。子方行矣乘骢马。

又送他、江南太史,去游毡厦。

老我伴身惟有影,倚遍风轩月榭。

怅玉手、何时重把。

君向柳边花底问,看贞元、朝士谁存者。

桃满观,几开谢。

(0)

迁客党碑

人无公议论,天有真是非。

佛肯护迁客,雷能碎党碑。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