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子,愚夫说相似。鸡鸣丑,痴人捧龟首。
平旦寅,晓何人。日出卯,韩情枯骨咬。
食时辰,历历明机是悟真。禺中巳,去来南北子。
日南午,认向途中苦。日昳未,夏逢说寒气。
晡时申,张三李四会言真。日入酉,恒机何得守。
黄昏戌,看见时光谁受屈。
人定亥,直得分明沉苦海。
夜半子,愚夫说相似。鸡鸣丑,痴人捧龟首。
平旦寅,晓何人。日出卯,韩情枯骨咬。
食时辰,历历明机是悟真。禺中巳,去来南北子。
日南午,认向途中苦。日昳未,夏逢说寒气。
晡时申,张三李四会言真。日入酉,恒机何得守。
黄昏戌,看见时光谁受屈。
人定亥,直得分明沉苦海。
这首《十二时歌》由唐代诗人文偃所作,巧妙地将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美和思想深度。
“夜半子,愚夫说相似”,开篇以深夜的子时为引,暗示着人们在无知或浅薄的状态下,往往对事物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相似之处,缺乏深入的洞察。
“鸡鸣丑,痴人捧龟首”,丑时对应的是清晨前的黑暗,这里通过“痴人捧龟首”这一形象,比喻那些在混沌中盲目追求或执着于某种观念的人们。
“平旦寅,晓何人”,寅时标志着新一天的开始,这里的“晓何人”则引人思考,在新的一天里,我们面对的是未知的自己和世界,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方向。
“日出卯,韩情枯骨咬”,卯时太阳初升,象征着希望和新生,而“韩情枯骨咬”可能是指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如同枯骨被韩信咬破,寓意着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
“食时辰,历历明机是悟真”,午时是休息和进食的时间,这里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和体验,可以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禺中巳,去来南北子”,巳时对应的是上午的中段,这一句通过“去来南北子”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时间的流逝是不变的规律。
“日南午,认向途中苦”,午时之后,太阳达到最高点,这里通过“认向途中苦”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正视并接受其中的艰辛和挑战。
“日昳未,夏逢说寒气”,未时接近傍晚,夏季的炎热逐渐消退,这里通过“夏逢说寒气”暗示了季节更替和人生阶段的变化,提醒人们要适应环境的变迁。
“晡时申,张三李四会言真”,申时是下午的时段,这里通过“张三李四会言真”表达了在不同的交流中,人们能够找到共鸣和真理。
“日入酉,恒机何得守”,酉时接近黄昏,太阳即将落山,这里通过“恒机何得守”表达了对固定观念的质疑,鼓励人们在变化中寻找新的可能性。
“黄昏戌,看见时光谁受屈”,戌时是接近夜晚的时刻,这里通过“看见时光谁受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中不公的反思。
“人定亥,直得分明沉苦海”,亥时标志着一天的结束,这里通过“直得分明沉苦海”表达了在深思熟虑后,能够从生活的苦难中找到解脱之道。
整首诗以十二时辰为线索,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转,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风烟回首失,岁月但寻常。
忠义行衰世,凄凉在异乡。
春流荒禹迹,天泪湿句芒。
拟剪园中韭,携篮有跛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