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空翠湿,幽林烟霏清。
峰巅忽长啸,疑是孙登声。
峭壁空翠湿,幽林烟霏清。
峰巅忽长啸,疑是孙登声。
这首诗描绘了义合寺周边环境的清幽与静谧。首句“峭壁空翠湿”,以“空翠”二字生动地勾勒出山壁上青翠欲滴的景象,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清新与湿润。接着,“幽林烟霏清”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纯净,烟雾缭绕的树林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神秘而宁静。
“峰巅忽长啸,疑是孙登声”则通过想象中的长啸声,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历史与传说之中。孙登,三国时期著名的隐士,以其高洁的品性和深邃的智慧著称。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所听到的声音与孙登的传说联系起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历史联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
台省两称公,郡国三换节。
海角承重寄,螭头怀远别。
俯仰七迁迅,觉梦一炊热。
先生自怡怡,浮世谁惙惙。
暴霖驾西洛,华舻指东浙。
香径摧芰荷,丰厨拾鱼鳖。
窥影入贺鉴,访古探禹穴。
未暇登四明,方思白华洁。
使车贻亲荣,闽山迓来辙。
岂须老莱衣,始能事耆耋。
往往回首时,千岩看堆雪。
行观真卿书,德政满青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