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舍柴门昼亦扃,松姿鹤骨向人清。
阖门饘粥千金重,九品冠裳一唾轻。
仁义到头焉用稼,声名真是岂其卿。
我惭瘦马冲烟雨,不得从容慕老成。
茅舍柴门昼亦扃,松姿鹤骨向人清。
阖门饘粥千金重,九品冠裳一唾轻。
仁义到头焉用稼,声名真是岂其卿。
我惭瘦马冲烟雨,不得从容慕老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衡岳路边茅舍中的老者,他虽然生活简朴,居住的柴门白天也紧闭,但保持着松树般的姿态和鹤的高洁。他对物质看得极淡,即使是千金之食,在他看来也重于生命,而官场的九品冠裳在他心中却轻如尘土。他强调仁义和声名的真谛,并不追求世俗的功名,更愿意以教书育人的方式度过岁月。
诗人郑刚中自谦如同一匹瘦弱的马,尽管身处风雨中,仍对这位老者的智慧与人生态度心生敬仰,希望能从他那里学到从容的人生智慧。整首诗流露出对老者高尚品格的赞美,以及对自己未能像他那样淡泊名利的自省。
羊昙留我昔经春,各以篇章斗五云。
宾草每容闲处见,击琴多任醉中闻。
钓前青翰交加倚,醉后红鱼取次分。
为说风标曾入梦,上仙初著翠霞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