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庙争祠两让君,几千年后转清芬。
当时尽解称高义,谁敢教他莽卓闻。
一庙争祠两让君,几千年后转清芬。
当时尽解称高义,谁敢教他莽卓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泰伯庙》。从这短短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圣先贤崇高品德的赞美。
"一庙争祠两让君,几千年后转清芬。"
这里,诗人写到的是泰伯庙中所供奉的圣人,不仅在当时就以其高洁的品德而著称,而且历经数千年之后,其清誉依然如故。这不仅彰显了泰伯的崇高地位,也映照出后世对其美好品质的持续推崇。
"当时尽解称高义,谁敢教他莽卓闻。"
这两句诗表达的是在当时,人们都能理解并赞誉泰伯的高尚品行,而到了后来,虽然有人试图以各种方式去解读泰伯之道,但终究没有人敢于将其与凡俗的莽撞和愚钝相提并论。这里强调了泰伯之德的不朽和独特超然。
整首诗通过对泰伯庙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古圣先贤崇高品德的景仰,以及对后世仍能理解其深远意义的肯定。诗中充满了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和对道德典范的赞美之情。
万金筑华堂,千金教新音。
不知忧患场,著脚日愈深。
今人喜议古,后亦将议今。
使汝有子孙,闻之亦何心。
邓通擅铜山,死日无一簪。
未死汝勿喜,五溪多毒淫。
槁蔓残芜满幽圃,多具锄耰课僮竖。
非惟吾圃要剪除,亦恐尔辈成惰窳。
老桂盘壑饱风霜,修篁当轩弄烟雨。
一松孤立信豪杰,两槐对植如宾主。
珍禽拣枝春欲动,蠹穴扫空吾甚武。
蘼芜芽蘖已暗长,甘菊根芽亦潜吐。
山姜涧蒲乃微草,露叶参差看仰俯。
世间安得有遗才,位置要须令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