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欲尽琉璃影,玉色初浮翡翠斑。
便觉曲生风味好,小炉新火对蒲团。
水光欲尽琉璃影,玉色初浮翡翠斑。
便觉曲生风味好,小炉新火对蒲团。
这首诗描绘了烹茶时的雅致场景与心境。首句“水光欲尽琉璃影”,以琉璃比喻清澈的水,暗示水已接近沸腾,光线在水面形成琉璃般的倒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纯净的氛围。次句“玉色初浮翡翠斑”,描述茶叶在热水中舒展,茶汤呈现出翡翠般的绿色,仿佛玉色初现,生动地展现了茶叶在水中绽放的美丽景象。
后两句“便觉曲生风味好,小炉新火对蒲团”,则表达了诗人对烹茶过程的享受和内心的宁静。通过烹茶这一行为,诗人似乎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与精神的寄托,茶香与炉火的温暖,以及与蒲团相对的坐姿,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宁静的场景。这里的“曲生”可能是指烹茶的过程或茶本身,诗人通过烹茶体验到了一种独特的风味之美,这种美不仅来自于茶的味道,更来自于整个过程中的心灵感受和对生活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烹茶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在阅读中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悠然自得的茶香与禅意。
归州女儿双髻丫,手提酒瓶头戴花。
左手持杯右手泻,滩头劝客争邀遮。
滩头一船百夫挽,欲上未上头捽沙。
呼声半竭力欲尽,粟米一釂胜流霞。
腰间五钱岂足惜,钏中十指如春芽。
颜行属目百丈纵,三老发怒双槌挝。
頩然相顾各分散,顷刻捩柂如轻槎。
君不见世间勇怯皆如许,意根一断前无禦。
多少功名盖世人,一点依违笑千古。
夜闻檐雨忆年时,亦复思君近寄诗。
开卷忽来同此作,信知神合但形离。
镜天露洗,荡仁风,满县正开桃李。
无讼堂深晴昼永,帘卷鹅山浓翠。
吏散棠阴,鸟啼花散,箫鼓弦歌地。
印封碧藓,笑谈无限清致。
佳会正属悬弧,十分蕉叶,共祝千秋岁。
道骨仙风元自有,功业人间游戏。
名覆金瓯,班联玉笋,行庆风云会。
莲舟容与,此时归继仙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