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枯不用伐,坛坏不须结。
未满一千岁,自有系孙列。
后来是三皇,潮水荡祸殃。
岩逢二乍间,未免有消亡。
子孙依吾道,代代封闽疆。
树枯不用伐,坛坏不须结。
未满一千岁,自有系孙列。
后来是三皇,潮水荡祸殃。
岩逢二乍间,未免有消亡。
子孙依吾道,代代封闽疆。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长存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流逝和事物更迭的思考。
"树枯不用伐,坛坏不须结" 这两句从现实出发,讲述了一种对待命运的态度,即便是自然界中的生命体也会有枯萎的一天,但仍旧保持着它本来的面貌,不必强求改变。
"未满一千岁,自有系孙列。后来是三皇,潮水荡祸殃。岩逢二乍间,未免有消亡。" 这几句诗人的视角拉远至历史长河,讲述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轮回。即使是古代的圣贤,也无法逃脱时光的侵蚀,这种认识体现出一种宿命论的思考。
最后两句 "子孙依吾道,代代封闽疆" 则显露出诗人对于后世的期许和寄托。他希望自己的思想、道路能传承下去,让后来的子孙也能守护好这份精神遗产,不断延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生命和精神传承的深刻思考。
人生何所贵,所贵有终始。
昨日盈尺璧,今朝尽瑕弃。
苍蝇点垂棘,巧舌成锦绮。
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
仲尼鲁司寇,出走为群婢。
假如屈原醒,其奈一国醉。
一国醉号呶,一人行清高。
便欲激颓波,此事真徒劳。
上山逢猛虎,入海逢巨鳌。
王者苟不死,腰下鱼鳞刀。
东海波连天,三度成桑田。
高岸高于屋,斯须变溪谷。
天地犹尚然,人情难久全。
夜半白刃雠,旦来金石坚。
萧绶既解坼,陈印亦弃捐。
竭节遇刀割,输忠遭祸缠。
不予衾之眠,信予衾之穿。
镜明不自照,膏润徒自煎。
抱剑长太息,泪堕秋风前。
杯度度一身,法度度万民。
为报江南三二日,这回应见雪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