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苏并世时,价重连城宝。
读尽天下书,不闻性天道。
祇缘操术谬,济以言辞藻。
轻巧者便之,承风逐澜倒。
本意尊鞅斯,施行愧黄老。
妄谓世无双,奋臂肆挥扫。
雅言类旃孟,给禦坚羿奡。
及其漏绽时,乃以穿窬盗。
荆棘日夜生,芝兰遂枯槁。
礼乐禹豫州,至今鞠烟草。
重华不可呼,四罪无复讨。
薄夫迷远谋,惟贪诗句好。
王苏并世时,价重连城宝。
读尽天下书,不闻性天道。
祇缘操术谬,济以言辞藻。
轻巧者便之,承风逐澜倒。
本意尊鞅斯,施行愧黄老。
妄谓世无双,奋臂肆挥扫。
雅言类旃孟,给禦坚羿奡。
及其漏绽时,乃以穿窬盗。
荆棘日夜生,芝兰遂枯槁。
礼乐禹豫州,至今鞠烟草。
重华不可呼,四罪无复讨。
薄夫迷远谋,惟贪诗句好。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荆公东坡》,主要针对王安石(字介甫,人称荆公)的政治改革和文学风格进行了一番评价。诗中首先指出王安石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其才华被比作连城之宝,但批评他读书虽广博,却未能深入理解“性天道”这一哲学概念。接着,诗中批评王安石的政治策略过于操切,言辞华丽,迎合权贵,导致政策实施偏离了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王安石自视甚高,认为无人能及,推行新法时显得傲慢激进,结果政策漏洞百出,如同盗贼行窃,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诗人以荆棘丛生和芝兰凋零比喻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暗示了新法对传统礼乐制度的破坏。他进一步指出,尽管王安石试图效仿古代贤君禹和重华,但其失策已无法挽回,他的错误不仅未被纠正,反而使得国家陷入困境。最后,诗人讽刺那些只追求王安石诗歌之美的人,缺乏远见,未能看清其真正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王安石政治生涯和文学主张的深刻批判,揭示了改革中的问题和后果。
山石荦确行路难,山风萧萧吹早寒。
十步九歇仆马瘁,兔蹊鸟道穷跻攀。
崖谷空笼瀑泉走,碎玉零乱飞前滩。
石堤捍水几百级,落处疑有蛟龙盘。
两山之间开畎亩,石罅著锄那得宽。
前村后村烟火冷,土墙茅盖常掩关。
我行不知记近远,官游岁晚良自叹。
岂如家家一饱外,鸡豚社酒相追欢。
那知亦有简书畏,里胥剥啄惊衰颜。
印累累,绶若若,不如相逢一饷乐。
谷量牛马斗量珠,不如闭门细读平生书,居闲意气或有馀。
利害毫发过,不能以手援其躯。
风吹月明,落我庭树。宿乌夜惊,徐徐飞去。
昼夜有程,汝何不住。前畏弹射,后畏网罗。
孰视鸿鹄,云霄可摩。亦知人生,如意少不如意多。
富贵欲长保,执斧不见柯。
印累累如此,宿鸟飞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