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周十七起居》
《寄周十七起居》全文
唐 / 姚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鼕鼕九陌鼓声齐,百辟朝天马乱嘶。

月照浓霜寒更远,风吹红烛举还低。

官清立在金炉北,仗下归眠玉殿西。

莫笑老人多独出,晴山荒景觅诗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shí
táng / yáo

dōngdōngjiǔshēngbǎicháotiānluàn
yuèzhàonóngshuānghángèngyuǎn

fēngchuīhóngzhúhái
guānqīngzàijīnběizhàngxiàguīmián殿diàn西

xiàolǎorénduōchūqíngshānhuāngjǐngshī

注释
鼕鼕:形容鼓声宏大。
九陌:指京城的街道。
百辟:古代对百官的统称。
朝天:朝见天子。
马乱嘶:马匹因紧张或兴奋而嘶叫。
月照:月光照射。
浓霜:寒冷的霜冻。
寒更远:寒冷的夜晚更显漫长。
风吹红烛:微风轻拂燃烧的蜡烛。
官清:官吏清廉。
金炉:古代宫殿中放置香料的铜炉。
仗下:退朝后。
玉殿:华丽的宫殿。
独出:独自外出。
晴山荒景:晴朗的山景和荒凉的景色。
觅诗题:寻找创作诗歌的主题。
翻译
鼓声震天响彻九条大道,百官上朝马儿纷乱嘶鸣。
月光洒在浓霜之上,寒意更显深沉,微风吹过,摇曳的红烛时高时低。
清廉的官员站立在金色香炉北面,退朝后在玉殿西边安眠。
不要笑话我这老者常独自外出,只为晴朗山色和荒野景色寻找诗的灵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的宫廷生活图景。开篇“鼕鼕九陌鼓声齐,百辟朝天马乱嘶”两句,通过军鼓和马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庄严的氛围。接下来的“月照浓霜寒更远,风吹红烛举还低”则描绘了夜晚的冷清与寂静,以及宫灯在风中的摇曳,这些都是借景抒情的手法。

中间两句“官清立在金炉北,仗下归眠玉殿西”,表达了诗人对朝政清明和安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可能身处宫廷之中,对内心所求有着深刻体会。

末尾两句“莫笑老人多独出,晴山荒景觅诗题”,则显示了诗人的自嘲与超然,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世事的淡泊与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整首诗通过对宫廷夜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远,以及对于文学创作不懈追求的态度。

作者介绍
姚合

姚合
朝代:唐   号:称“姚   籍贯:陕州硖石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阁前双槿

群玉开双槿,丹荣对绛纱。

含烟疑出火,隔雨怪舒霞。

向晚争辞蕊,迎朝斗发花。

非关后桃李,为欲继年华。

(0)

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诗

丝传园客意,曲奏楚妃情。

罕有知音者,空劳流水声。

(0)

春日登楼遇雨

忽地晴天作雨天,全无暑气似秋间。

看看水没来时路,渐渐云藏望处山。

风趁鹭鸶双出苇,浪催渔父尽归湾。

一心准拟闲登眺,却被诗情使不闲。

(0)

台城曲二首·其二

王颁兵势急,鼓下坐蛮奴。

潋滟倪塘水,叉牙出骨须。

乾芦一炬火,回首是平芜。

(0)

贺崔大夫崔正字

内举无惭古所难,燕台遥想拂尘冠。

登龙有路水不峻,一雁背飞天正寒。

别夜酒馀红烛短,映山帆满碧霞残。

谢公楼下潺湲响,离恨诗情添几般。

(0)

闰月定四时

得闰因贞岁,吾君敬授时。

体元承夏道,推历法尧咨。

直取归馀改,非如再失欺。

葭灰初变律,斗柄正当离。

寒暑功前定,春秋气可推。

更怜幽谷羽,鸣跃尚须期。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