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郎文章鲁之变,句落毫端纷玉霰。
夜长乘雪出诗轴,十里银光摇素练。
西山作笔锋已秃,东海凝冰盖其砚。
欲搜月兔出三窟,肯比昆瑶夸一片。
梁园词赋不收拾,散落人间今几卷。
应怜我穷被雪压,冷屋号寒命如线。
故将佳句发阳春,昔也瀌瀌今睹晛。
白头嗜酒尚书郎,日给二升心所恋。
不愁家作四壁空,每得新诗便忘倦。
啼饥更自有痴儿,妄想朝来天雨面。
何郎文章鲁之变,句落毫端纷玉霰。
夜长乘雪出诗轴,十里银光摇素练。
西山作笔锋已秃,东海凝冰盖其砚。
欲搜月兔出三窟,肯比昆瑶夸一片。
梁园词赋不收拾,散落人间今几卷。
应怜我穷被雪压,冷屋号寒命如线。
故将佳句发阳春,昔也瀌瀌今睹晛。
白头嗜酒尚书郎,日给二升心所恋。
不愁家作四壁空,每得新诗便忘倦。
啼饥更自有痴儿,妄想朝来天雨面。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赵鼎臣创作,名为《再次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首句“何郎文章鲁之变”,以何郎(可能指何逊)的文章风格变化为引子,暗示了诗人的文风转变或对传统文学的创新尝试。接着,“句落毫端纷玉霰”描绘了诗人挥毫泼墨,字句如同雪花般纷飞,形象地展示了创作过程的灵动与美感。
“夜长乘雪出诗轴”一句,通过夜晚的静谧与雪景的纯净,营造了一种适宜创作的氛围,诗轴的出现象征着作品的诞生。接下来,“十里银光摇素练”进一步渲染了雪夜的壮丽景象,银光与素练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西山作笔锋已秃,东海凝冰盖其砚”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融入创作工具的描述中,西山的笔锋与东海的砚台,既体现了创作的艰辛与执着,也寓意了灵感的源泉与积累。
“欲搜月兔出三窟,肯比昆瑶夸一片”则运用了神话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灵感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作品的深邃与独特性。
“梁园词赋不收拾,散落人间今几卷”借用了历史典故,赞美了古代文学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期待与自信。
“应怜我穷被雪压,冷屋号寒命如线”两句,通过个人境遇的描写,流露出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故将佳句发阳春,昔也瀌瀌今睹晛”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春天一样带来温暖与生机,同时对过去与未来的展望。
最后,“白头嗜酒尚书郎,日给二升心所恋”描绘了一个老年的文人形象,他虽然生活清贫,但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始终不变。“不愁家作四壁空,每得新诗便忘倦”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创作的痴迷与满足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文学艺术的深情赞美,也有对个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情怀。
先生南海之高士,落落风尘七十馀。
虽复平生坐偃蹇,骨象自与常人殊。
自从弱冠操桑弧,侯门几度登吹竽。
袖中明月大秦珠,往往落笔群龙趋。
腰悬宝玉青珊瑚,千山万山泣蟾蜍。
自是豪杰世情疏,肮脏不肯成枭卢。
身不成名岁月徂,可怜壮士委路隅。
念我夙昔忘年好,十年零落荒山道。
策马为我从东来,片言慰我忧心捣。
五字沉雄沈杜间,长歌淡荡风格老。
语语含情清且真,每一念之伤怀抱。
嗟乎嗟乎君胡来,高谭意气何崔嵬。
无乃英雄自古多如此,秋叶落尽春花开,如何相遇且衔杯。
一歌一啸与君饮,穷愁于我何有哉。
微风扇霁,天高夜清。岁之云暮,日月斯征。
白云在天,亦洽于野。令夕何夕,见此粲者。
去者日疏,来者日亲。为子之故,忧心孔殷。
张灯举宴,与子饮酒。愿言同室,与子偕老。
有鸟有鸟,高飞戾天。众羽从之,亦孔之膻。
我心忧矣,不可瘳矣。寤寐求之,亶已劳矣。
人生如寄,茫茫曷归。岂曰无感,多忧何为。
既秣我马,亦脂我车。与子行迈,于焉欢娱。
罗浮山高高接天,飞梁挂壁相钩连。
四百之峰如蜿蜒,上有玉鹅珠瀑拂青烟。
金沙紫洞连云穿,东望赤日扶桑颠。
金球夜半跃虞渊,又如奔龙撼流泉。
水帘喷雾清且涟,琼窗绀阁倚云边。
朱陵会真挹诸仙,交梨碧藕开琼筵。
云軿鹤驭来飘翩,疑是真人葛稚川。
黄龙扫石三千年,丹灶云沉事不传。
我来为结青山缘,此中不用买山钱。
石床流水抚残弦,秋阴落叶响鸣蝉。
大笑引满霞觞前,青泥坐对日流涎。
丹台姓字亦徒然,狂歌一曲逍遥篇。
醉来岸帻抱云眠,欲向蓬丘问偓佺。
清风一枕梅花梦,蝴蝶峰头月正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