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玉开双槿,丹荣对绛纱。
含烟疑出火,隔雨怪舒霞。
向晚争辞蕊,迎朝斗发花。
非关后桃李,为欲继年华。
群玉开双槿,丹荣对绛纱。
含烟疑出火,隔雨怪舒霞。
向晚争辞蕊,迎朝斗发花。
非关后桃李,为欲继年华。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群玉开双槿,丹荣对绛纱"中的"群玉"指的是众多的花朵,以其莹润如玉的质感和纯洁无暇的色泽赢得赞美。"双槿"是指两种不同类型或颜色的花朵并蒂而开,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丹荣对绛纱"则形容了这些花朵中夹杂着淡红色的光彩和柔和细腻的质感,如同丝线一般。
接下来的"含烟疑出火,隔雨怪舒霞"一句,通过"含烟"和"隔雨"这两个词语,描绘了花开时弥漫的轻烟与春雨中透出的光芒,营造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疑出火"则是形容这些色彩如同火焰一般炽热,但又不失温柔,而"怪舒霞"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惊叹与欣赏。
"向晚争辞蕊,迎朝斗发花"一句中,"向晚争辞蕊"描绘了傍晚时分,各种花朵竞相开放的情景,而"迎朝斗发花"则表达了这些花朵在清晨时分如斗星般绽放的壮观。
最后两句"非关后桃李,为欲继年华",诗人通过对比,指出这些美丽的花朵并非寻常的桃李之花,它们的出现是为了继续和延续岁月中的美好。这里蕴含着诗人对生命、时光流逝以及自然界中生长与衰老的深刻感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日景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美好的珍视与期待。
已附还家信,应知去国心。
一身还我有,双鬓为谁侵。
松药如无恙,琴尊或可寻。
删经存相鹤,临帖课来禽。
小阁开芦渚,枯棋閟橘林。
远山春雨静,新水夜潮深。
乘兴客移棹,素心朋盍簪。
野情偏浩荡,秋意正萧森。
自觉忘人我,何劳问昨今。
沙田缘海稔,无藉雨为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