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闰因贞岁,吾君敬授时。
体元承夏道,推历法尧咨。
直取归馀改,非如再失欺。
葭灰初变律,斗柄正当离。
寒暑功前定,春秋气可推。
更怜幽谷羽,鸣跃尚须期。
得闰因贞岁,吾君敬授时。
体元承夏道,推历法尧咨。
直取归馀改,非如再失欺。
葭灰初变律,斗柄正当离。
寒暑功前定,春秋气可推。
更怜幽谷羽,鸣跃尚须期。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根据天文观测来确定四季的景象。开篇“得闰因贞岁,吾君敬授时”表明在闰月中通过观察天象来决定正确的季节时间。“体元承夏道,推历法尧咨”则是说古人遵循夏朝的历法,参考尧、舜时代的典范。
“直取归馀改,非如再失欺”表达了对传统历法的尊重和修正,避免再次出现误差。“葭灰初变律,斗柄正当离”则描绘了星象变化与季节转换之间的关系,其中“葭灰”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古人常用它来观测时间。
“寒暑功前定,春秋气可推”表明通过观察天文可以预知寒热的程度以及春秋季节的变化。“更怜幽谷羽,鸣跃尚须期”则是说诗人对于那些未能如期而至的时令之物(如鸟类)感到怜悯,仍需等待其到来的时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天文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人对时间、季节以及宇宙秩序认知的一种敬畏之心。
天命孰为之,万有凝精真。
变气间庞杂,未尝泯其淳。
风雨骤冥晦,旸乌出还新。
圣孔昔云没,杨墨仍仪秦。
复生一辩孟,扫之如游尘。
诸老自有宗,钻研患不勤。
彼以顿自诧,所见特未亲。
月晦有死魄,潦涸无迷津。
天定盍少俟,屦□□于巾。
不饮但多忧,无乃真痴人。